第13版:体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国安:
冬奥组委 首批工作人员入驻首钢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拔”得头筹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奥组委 首批工作人员入驻首钢

 

5月13日,位于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首次向媒体开放,冬奥组委第一批工作人员已入驻首钢园区。记者也对北京冬奥组委的“家”进行探访。

昔日工业建筑变身办公楼

走进长安街西延线上的首钢东大门,在深入厂区向西北3公里的西十筒仓区域,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写有“北京2020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的标志牌。这也提示着来访者,您已来到北京冬奥组委的“家”。

提到“西十筒仓区域”,不少人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变身为北京冬奥组委的“家”以前,这里曾经承担着怎么的角色?经过工作人员介绍,记者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这里原本是首钢存放铁矿石的16个圆柱型筒仓和2个料仓,以及若干空中输送通廊、转运站、空压机房等特色鲜明的工业遗存。

2013年,西十筒仓改造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第一批试点,也成为首钢北京园区第一个改造项目。北京冬奥组委是第一家入驻单位。

进入西十筒仓区域不久,记者便看到冬奥组委一期入驻的五号、六号筒仓。这是两个并排而立的钢筋混凝土圆筒。因为它们高三十多米、直径二十多米,站在筒仓边,要想一览它们的全貌,只能抬起头来仰视。走近观察,筒仓外壁上镂空雕刻出的一个个直径一至三米的圆孔,仿佛是一个个富有灵动气息的“外骨骼”。不仅如此,原本上下贯通的内部空间被分割成六层,依靠外壁上的大小圆孔采光通风,成为紧凑实用、功能齐全的办公楼。

昔日用来存放铁矿石的筒仓,在北京冬奥组委的“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记者走进5号筒仓办公楼一探究竟。观察发现,在这里每层被分割成两个半圆型区域,工作人员在开放式平台中办公,办公面积不仅符合相关行政规定,又便于沟通联络。

值得一提的是,筒仓外面保持了混凝土工业建筑本色,切割下来的混凝土圆饼也成为室外装饰性座椅,不仅方便人们歇息,还充分体现了保持风貌、科学改造的设计理念。

冬奥组委入驻为首钢带来新生机

首钢总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工会主席梁宗平介绍,西十筒仓以前是锅炉生产的原料储存和中转地,以前都是围绕炼铁。首钢迁走后,国家希望首钢成为老工业区改造典范,赋予新的功能。在奥组委确定来这里之前,首钢就进行了规划,2015年申冬奥成功,为首钢与奥运结合带来契机。

确定冬奥组委入驻首钢之后,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很多过去废弃的物品,标牌和墙、铁轨都是重新再利用。北区是钢铁遗迹,作为景观以前就改造成办公区加活动区。“这里的一切都没有变化。现在看到高炉就感觉回到了过去,冬奥组委为这里带来了生机,也同样留下了记忆。”

梁宗平介绍,未来首钢的发展定位是优秀的城市服务商,包括建筑和设计,立体车库、充电桩都在完善。服务冬奥会需要很高的标准,目前也联系了国内很多企业配合建设。另外,冬奥组委改造完成后,将建成一个冬奥广场,会有冬奥、冰雪运动等元素,市民可以前去滑冰、照相。

改造细节中凸显绿色办奥理念

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负责人表示,首钢西十筒仓冬奥组委办公区,主要利用原有工业厂房及构筑物改造而成,充分体现了绿色办奥理念。改造尊重原有工业架构机理和风貌,也考虑了奥运后再利用问题。为留住北京老工业的历史记忆,对原有工业构筑物进行修缮和维护,最大程度保留了工业风貌,又赋予新的办公功能,实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

作为正在改造的首钢园区的一部分,冬奥组委办公区采用边施工边入驻的模式,目前一期入驻的5号、6号筒仓,基本满足初期9个部门、2个运行中心的办公需求。明年2月,办公区内其他建筑改造完毕,可基本满足随着冬奥会筹办深入,逐步增加的所有部门办公需求。

记者注意到,环保理念也深植在冬奥组委办公区的各个细节之中。脚下的透水砖是首钢将建筑垃圾资源化而成,步行道旁的景观使用了厂区轨道枕木。部分照明设备是从首钢二型材老厂房中拆除的旧灯具,景观工程中利用部分废弃的材料和设施进行艺术再加工,设计成为小型景观。

此外,办公区运用了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纤照明、无负压供水系统、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等先进生态节能、低碳减排新技术。作为园区内的工业遗存,经过保留改造再利用,被赋予新的使命,伴着百年钢铁记忆,实现西十筒仓由工业建筑向冬奥盛会策源地华丽转型,既体现了节俭的要求,也符合奥林匹克文化追求。

北京冬奥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冬奥组委初期组建工作基本就绪。按照“选优配强、统筹考虑、交叉配备、逐步到位”的思路, 初期设置的9个部门和2个运行中心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已经到位,做到了人员基本到位、职责任务明确、工作全面展开,这支团队的专业性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专家的认可。

全球招募人才创建专业团队

人力资源工作是奥运筹办工作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自组委会组建以来,人力资源部抓紧在人力资源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目前组委会到位160名工作人员参与前期的筹备工作。

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介绍道,2016年是北京冬奥会筹办的基础阶段,预计将有不超300名工作人员完成基础建设的筹备任务。未来在全面建设和运行阶段、测试赛阶段、赛前准备阶段和赛事运营阶段,还要不断根据任务的增加,不断增加组委会的部门和工作人员。闫成表示,今后还将拓宽视野、选拔优秀人员参与奥运筹备工作,建设专业化、国际化的队伍。欢迎全世界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专业的冬季冰雪运动人才,参与到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中来,共同来完成冬奥会的举办,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宝贵的遗产。

据了解,北京冬奥组委将要面向全球招聘人才,2016年下半年将进行第一批招募工作。招募一些志愿者和实习生,最终将形成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队伍。

□本报记者 盛丽/文 陈艺/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