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视窗
3上一版
 
职工 梨园勾花脸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6年5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工 梨园勾花脸

▲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的演员为职工表演传统短打武生剧目《三岔口》。
▲一件竹丝编织的水衣子引起了职工的兴趣。
职工(子女)体验勾脸。
不少职工都带着孩子前来体验京剧文化。
 

5月2日,近百名职工带着孩子,来到北京京剧院,参加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在北京京剧院举办的“京剧院里的那些事儿”走进梨园实践活动,现场参观京剧院,体验京剧艺术。

在北京京剧院艺术传承陈列展厅,梅兰芳、尚小云等名角使用过的戏曲道具、服装等珍贵物品,还有大量图片、文字资料,全面、系统展现了京剧及北京京剧院的发展历史,令人大开眼界。

家住丰台的孙先生,一早就喊起儿子,俩人一起来到京剧院,领会国粹精华。在小剧场,京剧片段《三岔口》的演出让孩子们笑声一片,有的小朋友还模仿起了演员表演。“对我们来说是童年的回忆,小时候电视里经常播放这段戏,印象极其深刻;对孩子来说,就是让他感受一下京剧文化,对历史有个了解。”孙先生说。

要说最有趣的,当数体验勾花脸、配戴戏服道具。凤冠、乌纱,让大人孩子立刻进入角色,分分钟产生穿越感。看到对方的样子禁不住都笑了起来。

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李宏图还向大家讲解了京剧的表演流派,并听取职工对京剧的意见和建议。有戏迷建议,京剧能不能跟社区、街道的文艺演出结合起来,让大家工作之余,在家门口儿就能听到京剧。李团长告诉大家,目前还真在商量这件事儿,今后有可能依托工会三级服务体系的资源,将京剧直接送到职工身边。

□本报记者 于佳 边磊 摄影报道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