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艰苦条件下成功筹建密云粮食加工厂
2000车炉灰渣“推”出300米跑道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艰苦条件下成功筹建密云粮食加工厂

杜森现状
年轻时的杜森(左)
杜森(右)和朋友
杜森(后排中)和同事
 

杜森

年龄:92岁

心语: “工作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

拨通杜森老人的电话,他高声告诉记者:“我耳背了,你说话大点声。”杜森今年已经92岁高龄了,带着助听器还是听不清正常音量的说话,但表达还算顺畅。他是1981年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的。

得知采访意图,杜森笑着说:“评劳模都是好久以前的事情,还是算了吧。”但看记者坚持,他只好答应,“我住在敬老院,你愿意来就来吧。”

本领是处处留心得来的

杜森现在所居住的敬老院在密云区城东的一处平房区内,看起来有些简陋的房间里,住着三位老人,杜森的床在中间。“我老伴儿去世得早,两个儿子都有各自的生活,我不想给儿子添负担。”说起现在的生活,老人脸上微微一笑。杜森的室友对他的评价很高:“老头是个热心肠。”“老爷子身体好,脑子也不糊涂。”

老人们在一起总是其乐融融,大家常听杜森讲以前的故事。“年轻时候干劲儿十足,做的都是本职工作,也没啥自豪的。”对于被评为劳模,杜森很低调。但说起过往的经历,老人变得滔滔不绝:“1958年,我从承德粮食加工厂调到密云,当时仅是六级工人,不会画图纸,不会搞施工,但工作却是筹建密云粮食加工厂。”

“没有图纸,没有任何资料,市粮食局给了我们12000元,说8个月后要投产。”杜森告诉记者,当时的条件艰苦可想而知,但好在细心的他在承德工作时,学会了很多东西,默默地记下了工厂里的相关设备和如何安置,这对之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于是,杜森带领工人们,现场筹划建筑位置,在地面上画图。“当时的密云没有工业,就连70公分的皮带轮,都要自己想办法制作。”杜森说,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容易。在加工厂建设中,杜森担任起了本该是一名工程师做的工作。建设车间,很多设备都要自己制作。慢慢的,杜森也摸索出一套画图的方法。“本领是处处留心得来的。”杜森说,“其实,图纸就是打开的箱子。”把“箱子”从不同方向打开,看到的是不同的角度,画下来,就是箱子的图纸。一次,杜森用自己的方式尝试画零件“甩头砙”,被厂长看到后大加赞赏。

得到认可的杜森信心倍增。1958年11月,密云粮食加工厂开始试车。“没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杜森的喜悦溢于言表。但这只是个开始,投产后杜森更忙了,“当时,整个工厂里,只有一个技术人员。”杜森说,在投产后的两个多月里,他几乎没离开过车间,工人们白班夜班地倒换,而他,累了就在车间里找地方睡一会儿,睁开眼,又继续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意义深刻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抱着这样的决心,杜森一直担任着开拓性的工作,在密云建设饲料厂、油脂厂的过程中,都是一马当先。“在油脂厂,难度最大的就是技术升级。”杜森说,当时花生剥皮的那道工序还没达到机械化,而他自己也没见过机械化。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还是带着工人们,尝试技术升级。他们“照猫画虎”似的进行机械化,克服破皮过程中的花生破碎率。

为了能将破碎率降到最低。杜森研究将设备上的风车改为风箱,经过几次实验,花生的破碎率最终降低到了3%。说起这些故事,杜森依旧津津乐道。1986年,杜森从密云粮食加工厂退休了,他笑着对记者说,“我也算是当了一辈子粮食人,年轻时,专注于工作,热衷于工作。年纪大了,更懂得了‘做好本职工作’这句话的意义深刻。”在杜森看来,不管是什么时代,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是永远的主旋律。他也告诫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把工人阶级的劳动精神传承下去,造福子孙后代。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