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爱心驿站要让职工“找得到、敢进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6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会敞开门 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歇脚地”
爱心驿站要让职工“找得到、敢进去”

 

这几天,一段快递小哥被打的视频引起社会对户外劳动者的关注。有网友说:“快递小哥作为服务行业的一员,每天骑着车送货,风吹日晒、风雨无阻,挣的都是辛苦钱。”其实,和快递小哥一样辛苦的户外作业人员还有很多,比如环卫工人、出租车驾驶员、交通警察……如何服务这些职工,工会进行了有益探索。近日,市总工会全面推进“爱心驿站”建设,352家工会服务站和17家区职工服务中心推出了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歇脚地”的服务项目。

发展方向:

户外劳动者不论是否入会均可到站点享受服务

今年初,全总下发通知,要求在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工会组织和乡镇(园区)建立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其功能主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户外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解决饮水、就餐、如厕和休息等实际问题,基本设施设备应包括卫生间、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应急医药箱等。全总还要求服务站点应本着利于户外劳动者工作、生活的原则,在户外劳动者相对集中的城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尽量临街靠路、标示鲜明,确保户外劳动者能在较短时间内到达服务站点。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发动学校、银行、医院、酒店、连锁超市等爱心企事业参与,共同建设服务站点。

目前,全国已有许多地方工会依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站点和社会力量,建立了一批“爱心驿站”、“户外劳动者歇脚点”等设施,更好地为户外劳动者服务。

今年3月,北京市总工会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的工作方案》,这标志着全市的352家工会服务站和17家区职工服务中心将成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主阵地”,服务对象包括环卫工人、出租车驾驶员、交通警察、快递员和城管协管员等所有户外劳动者。这369家服务站点将充分整合辖区资源,配齐基本设施,满足户外劳动者就餐、饮水、如厕、休息等基本需要。此外,有条件的服务站点还将免费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小型会议、培训、图书阅览等服务。

为了帮助户外劳动者更便捷地找到服务站点,目前,北京12351职工服务网站和“北京工会12351”手机APP上已可以查询全市的工会服务站站点的详细地址、电话,方便职工就近享受服务。记者从市总基层指导部获悉,“户外劳动者小憩服务”服务项目已经搭载至三级服务体系平台,369家服务站点不分户外劳动者是否加入工会和会员会籍关系,全部免费提供饮水、加热食品和如厕等基本服务。进入服务站点的户外劳动者可通过北京工会12351手机APP扫描“户外劳动者小憩服务”二维码,参与对本服务站点服务的评价。

实地探访:

爱心驿站硬件设施齐全但使用者寥寥

朝阳区八里庄街道总工会是本市第一家建成爱心驿站的基层工会。

在街道领导的支持下,朝阳区八里庄街道总工会今年年初便开始着手准备爱心驿站的相关工作。很快,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电视、床等设施全部到位,第一个爱心驿站就在街道总工会的服务站内建设起来了。

“我们把会议室作为开放空间,职工不仅可以在这里吃饭、喝水,还可以看书、看报。此外,我们还腾出一间屋子,摆了一张床,累了的职工可以在这里躺一会,歇歇腿。”八里庄街道总工会工作人员王洋告诉记者。

硬件设施有了,下一步就是宣传出去。八里庄街道总工会通过4个QQ群,以及微信公众号积极推广,力争让更多的职工知道他们身边有这么个地方。

3月15日,一切准备就绪。50平方米的空间,户外工作者可以完全免费使用。为了提供更精准的服务,街道总工会不仅设立了爱心驿站的工作章程,还设立了一个签字表。“我们会对所有来的人进行统计,看看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方便我们未来进一步调整改进工作。”王洋说,爱心驿站开门一个月的时间,进门享受服务的有30人次。通过统计可以看出,目前,环卫、保洁和安保人员来的次数最多。

“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吸引来更多户外工作者。”八里庄街道工会主席茹丹凤告诉记者,他们计划着开辟第二个爱心驿站,希望在朝阳路上选择一个地点,让职工来驿站更加方便。

同样地处城市中心位置的建外街道总工会,作为第一批朝阳区试点,也开展了爱心驿站的工作。“我们挂上了牌子,配置了微波炉、饮水机等硬件设施。”建外街道工会服务站工作人员说,已经有十多名户外工作者使用过爱心驿站。

有一次,一名出租车司机急着找卫生间,看到了爱心驿站的牌子,就误打误撞地走进了服务站。“听说他把车停在了路边,我们还特意把服务站门前的区域腾了出来,让他停车。这样他能踏踏实实地喝口水,休息一下。”工作人员介绍道。

参考样板:

不仅硬件要到位 服务也得跟上来

宗建武是北京邮政东城区分公司东单投递部的一名投递员,中午1:40才投递回来的他,吃过饭后,就“猫”进了投递部为大家准备的休息室,准备小憩一下,确保下午能精力充沛地出发。

“我们的职工工作时间不规律,报纸什么时候出,他们就什么时候出发,现在又加上快递包裹投递,工作时间就更不固定了。”东单投递部主任王维维说,“工作性质决定了许多户外劳动者午休时间无处可去,为此,我们在建设职工小家时,特意将这个问题考虑了进来,为职工提供了一个可以歇脚的地方。”

记者看到,在位于正义路的东单投递部,职工小家中不但有微波炉、电视、冰箱、冰柜,还特意为投递员安排了一间摆放着两张上下铺的休息室,供投递员轮流使用。除此之外,工会还为投递员准备了容量达7公斤的洗衣机和一间淋浴室。“夏天,将汗湿的衣服扔进洗衣机,再冲个凉,换上干净的衣服,回家就可以直接休息了。冬天,这个大洗衣机可以直接洗大衣,特别方便。”东城区分公司工会干部陈超说。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职工小家中最让投递员满意的,竟然是厕所干净。

“厕所以前也有,但是没这么干净,现在不仅重新进行了装修,还专门派人打扫,啥时候去都是干干净净的。”投递员魏惠琴说。

硬件到位了,软件也得同时跟上,这是东城区邮电局职工小家建设的体会之一。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会向户外劳动者敞开大门,是件特别让人感动的事儿。在硬件到位的情况下,服务也同样要跟进,让每一位来这里的职工感觉到舒适、惬意。

职工声音:

设置指示牌让人“找得到、敢进去”

“这个休息点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蹲在路边吃饭了。冬天能进来暖暖身子,夏天能进来乘凉,太合我们心意了。”正在八里庄爱心驿站吃午饭的社区巡警张力笑着对记者说。

也有的哥对爱心驿站提出了期望:“停车的地方要是更方便一点就好了,要是为了打杯水上个厕所而被罚了款,那就不值当了。”

在采访中,包括环卫、保洁、保安、的哥、快递员在内的许多行业职工,并不了解北京市总工会已经全面铺开这项工作,有不少受访的职工提议,爱心驿站建成后,可在门口放个明显的指示牌,让他们比较容易找到,并且敢进去。

还有职工提出,能不能早上把带的饭放到爱心驿站,中午人再过来加热。这些都是在建成后使用中,爱心驿站有可能面临的问题。

市总工会制定并下发《关于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的工作方案》后,全市各区县已经陆续投入开展这项工作。虽然率先投用的朝阳区各街乡爱心驿站得到了户外劳动者的好评,但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一些爱心驿站在硬件配置方面十分完善,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进入驿站休息的户外劳动者很少。记者也了解到,相关部门正在进行调研,希望对此进行改善。

□本报记者 边磊 闵丹 刘欣欣/文 周世杰/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