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她被新疆学生称为“北京妈妈”
“技术大黑牛”,一根筋,不回头!
协办: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她被新疆学生称为“北京妈妈”
——记北京市劳模、第66中学教研室主任薛献军
 

年过四旬,明明可以安稳地工作生活,却毅然选择援疆;人生地不熟,面对如老邻居串门般的沙尘天,常年远离亲人等种种不适,一次次选择留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长,还细心家访,给一个又一个学生塞钱,每次回京都购买特产背到和田……北京第66中学援疆教师薛献军被新疆和田的学生亲切地称为“北京妈妈”。薛献军说:“四次援疆,是因为自己忘不了和田学生的淳朴,和对知识的渴求眼神。”

四次援疆,只因心里“忘不了”

我从小生在农村,不怕吃苦、耐得住寂寞。——薛献军

今年春天的新疆和田,风沙依旧,浮尘蔽日,一周难见几次阳光。而薛献军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下甘之如饴,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始终是她温煦的笑容。

2008年,广安中学(后并入66中)英语教师薛献军主动请缨,怀着想为农村孩子做点事情的朴素想法,夹杂着几许好奇和期待,来到和田地区墨玉二中执教一年。

初到和田,她遭遇水土不服:当地气候干燥多沙,她的鼻子难以适应,用鼻呼吸成了一件难事;一个月后,她突然开始闹肚子,严重时夜不能寐;住在宿舍楼里,远离亲人的孤独无法排解……种种不适没有吓倒薛献军,她把所有热情献给了课堂和学生,晚上则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发时间,几年下来积累了几大本。

2009年回京后她经常翻看日记,一个个淳朴的维族学生身影浮现在眼前,让她心潮澎湃。2013年,忘不了维族学生的薛献军再次报名,开始连续三次的援疆生活,这次她来到了和田市五中。

带同事做课题,开创和田科研先河

把北京的教学经验带来和田,让学生和同事们受益。

——薛献军

薛献军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自己用手机给学生们拍下的照片做成PPT,还加进他们喜欢的动画,鼓励每个学生张嘴去说;她将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编成小组,对表现好的加以奖励。她把这种做法写成论文,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获得一等奖,极大启发了当地的英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和效率,她自编乡土教材,还自费给每位学生印了一本。

上多媒体示范课、整合教材、做培训、带着年轻教师做课题,薛献军把北京经验无私分享给和田同事。和田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郝红梅感慨地说,“薛老师带大家做的课题开创了和田市学科科研课题的先河,打开了五中教学课题研究的新局面,非常感谢她。”

她的3个徒弟刚毕业时很羞涩,有的上课时不敢往台下看。她就指点他们如何上课,如何做课件,帮着徒弟重新编写PPT,调整授课思路。一年后,在她的精心调教下,加上个人领悟,3人成长很快,已经能像老教师一样挥洒自如,做公开课得到同事们的称赞。

单亲学生:“世界上竟然还有人这样关心我”

我的眼中没有好生差生,有教无类,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庄稼长得不一样很正常,我们都要给浇水。——薛献军

薛献军喜欢和田学生,把新疆和北京的手机号都告诉他们。这些年,她前后资助了8个学生,花了1万多元;为了让受助学生艾热帕提江更方便地与乡下妈妈联系,她送了一部手机;为了方便考上大学的肉孜万古丽查资料,她专门送了一部13500元的电脑。而她自己,一双鞋穿了很久都舍不得扔,四处寻找修鞋匠,修补好继续穿。

维汉混血儿刘飞的爸爸因病去世后,妈妈带着她和妹妹艰难度日,刘飞的学习差,还爱捣乱,打算念到初二就退学。薛献军家访时,破院子、连一样电器都没有的刘家让她鼻子发酸,决定加倍对刘飞好。

有人劝她别资助刘飞,“这孩子不会成才的。”可她没听,每年给刘飞妈妈1000元,经常给他带牛奶、鸡蛋做早点,每次回京还买特产带给他。平日里,她常找刘飞聊天,告诉他为人处事的道理,鼓励他努力读书,将来自食其力。

在薛献军持续的关心下,内向、调皮的刘飞渐渐变得开朗,成绩变好的同时不再叛逆。上个月,师生两人长谈了一次,薛献军激动地把经过记在日记里:“刘飞比一年前好多了。他今天说想拿高中毕业证,上军校,不能再混下去了。‘世界上竟然还有人这样关心我,老师,是您教给我人生道理,我要向着梦想努力,将来养活妈妈、妹妹。我有机会去北京,一定看您去……忘不了您对我的好。’”4月初,刘飞妈妈特意来校,送给薛老师一包核桃和大枣,她开心地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

薛献军每天走在楼道里,教过的学生会争相问候“亚克西”。一天,阿丽丹打完招呼,热切地问她,“老师,我们能叫您北京妈妈吗?”她使劲点点头。

在她的鼓励下,唇腭裂女生演讲比赛获奖

教育的真谛,是学生心灵得以升华,这是教师最大的成功。

——薛献军

去年底,学校举办英语演讲竞赛,每班派出1人。初二维族班一个女生跃跃欲试,和她竞争的还有一个学生。这个女生先天轻度唇腭裂,既想报名,又担心到时照相会出丑,举棋不定。如果为了争名次,这个女生的成绩不如竞争者好,但薛献军希望能给女生一个锻炼机会,增加面对人生的勇气,所以耐心开导,告诉女生她的缺陷不明显,“老师教你这么久都没看出来,勇敢的参加吧。”

二选一,怎么才能不伤害其中一人的面子?薛献军灵机一动,想出猜丁壳的办法。猜的时候她默祷,“猜中这个孩子吧,即使得了倒数第一也没关系。”结果真如她所愿。接下来几天,她利用午休时间辅导女生,从演讲腔调到站姿台风,一点一点抠细节。辅导完,薛献军还请女生去饭馆吃饭,羊肉抓饭、酸奶,两人吃得特别开心。

比赛那天,这个女生不负期望,在14名选手中获得二等奖第一名,和一等奖仅差0.02分,班主任第一时间向外出开会的薛献军报喜。那一刻,她高兴得热泪盈眶。

古丽米热是一个双眼皮、白皮肤的漂亮女孩,因为小学没学过外语,她一个单词都不会说,是薛献军一点点的鼓励其多说多问,经常开小灶,帮助古丽米热从初一时的不敢张嘴,到现在敢于表达,初三成绩从中下跃升到班里前十名。古丽米热说自己很有成功感,“薛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今年6月底,薛献军就要结束援疆生活返回北京。虽然在新疆四年,但她连天山、喀纳斯都没去过,放寒暑假都是直接回家,计划卸去援疆担子后,自己再好好去玩。“援疆期间,我不想出现意外,那会给领导和同事带来很多麻烦。”薛献军说。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