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伴随荒山秃岭变身森林公园
用30年坚守诠释对青山翠岭的真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4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伴随荒山秃岭变身森林公园

刘海龙
 

山上的杏花开了,从山脚到山顶,满眼雪白,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这就是西山国家森林公园。

“这可是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从京城远眺这里,盛开的杏花就像雪花覆盖在山上。”北京西山实验林场副厂长、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副园长刘海龙赋予西山晴雪新的解释。

刘海龙1992年参加工作,一直在西山实验林场工作。这些年,他亲自参与了西山实验林场绿化改造的全过程,见证了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诞生。回顾小西山的绿化史、西山林场60年的造林史,刘海龙说,小西山已由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现在的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服务设施完善、文化内涵丰富的森林公园。

西山实验林场定位为城市景观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经营的终极目标是建设一个健康优质、安全稳定的西山森林生态系统,促使森林景观质量不断提升,形成群落稳定、季相丰富多变的森林景象,不断增强其生态、观赏和游憩的功能,实现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1992年,原林业部批准在西山实验林场的基础上,建设西山国家森林公园。随即开展了总体规划,但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限,公园建设举步维艰。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整体形势的发展,西山实验林场领导层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深感振兴林场、深化改革、发展林业,建设森林公园迫在眉睫,通过统一思想,林场全力以赴加快了公园建设的步伐。

“在筹建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时,我们贯彻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场园一体’的发展战略,考虑得很细。”刘海龙说。

刘海龙告诉记者,早年林场周边杂草丛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林场和百姓居住区临界周边还有不少生活垃圾,环境较差。作为筹建公园的负责人,刘海龙带领林场职工一同改造升级,进行水系调整、设施修建等。最终在2011年,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目前,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5926.1公顷,现有植物517种,兽类10余类,鸟类50余种,以及数种两栖及爬行动物。

公园建成对游客开放后,每天刘海龙都要到公园巡查一圈,主要查看职工在岗情况,检查设施安全情况,查看游人分布情况等。地上有垃圾,刘海龙巡查公园时也会捡起来扔垃圾桶里,“我们一共有80多名员工,大家都很努力地维护公园的环境,谁见到地上有垃圾都会捡起来。”

刘海龙告诉记者,公园开放以来,举办了踏青节、牡丹文化节、避暑休闲节和红叶节等,还举办了红色专题活动、户外建设主题活动、森林文化科普教育活动等,逐渐形成了西山森林公园文化品牌。近两年来,随着公园各类文化活动的兴起,游客接待量、门票收入年增长率达到50%,发展势头迅猛,共接待游客约400万人次,接待旅游团体1100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随着游客的增多,公园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十二五期间,林场以昌华景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公园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增加了厕所、垃圾桶、座椅等服务设施;新建了观景平台及景亭提高游览环境;打造了3条突出观光、竞技、休闲的旅游步道;建成了30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温室一座;完善了蓄水功能、灌溉系统、电力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了公共停车场、入口牌楼,并对门区道路进行了拓宽。

这几年,每年除夕,刘海龙都要去公园最高处——瞭望塔那里查看。刘海龙告诉记者,瞭望塔是大年三十观看北京焰火的最佳地点,往往游人会趁半夜偷偷攀爬上去。刚刚过去的春节,前来观看烟花的游客就有50多人,因此,刘海龙得将游人劝下山,避免安全隐患。等游客走后,刘海龙才回家。

刘海龙告诉记者,西山历史悠久,文物古迹和各种传说事迹众多,这些都是宝贵的人文资源。“十二五”期间,公园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北法海寺遗址保护工程,开展北法海寺景区相关配套设施及环境整理工作,使其成为森林公园的重要文化景区,服务森林公园的运行。围绕西山森林文化,公园还将开展相关文物古迹文化的挖掘、整理、撰写、宣传等,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境的人文景点,丰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陈艺/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