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幼升小新政能否抑制学区房热?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6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幼升小新政能否抑制学区房热?
教育部:今年将科学做好划片工作
 

今年初,令人咋舌的高价学区房新闻屡见报端。一房六年一学位;集体户不实行划片入学……近期城区教育部门也纷纷出台幼升小新措施。这些新政在打击择校现象的同时,能否抑制学区房热?家长们对此意见不一。

中介声音——

出房量减少增加涨价可能性

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撑,学区房在价格方面长期保持坚挺状态。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统计,今年3月份,北京学区房的价格实现环比15%的增长,而普通二手房的价格涨幅在5%左右。全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32009套,环比上涨111.3%,同比上涨193.3%;成交均价39286元,环比上涨4.3%,同比上涨14.5%。

石景山区最受家长青睐的学校之一就是景山学校远洋分校,该校最早为远洋山水小区配套学校成交均价从去年3月的每平方米4万元上涨到目前的4.6万-4.8万元。“最近,不少准备生小孩或是孩子刚出生不久的父母前来咨询。”位于远洋山水小区一家房屋中介的经纪人表示,“我们这边卖得最好的是小户型,社区里的一居室和两居室最受欢迎。”

“远洋分校的学区房要同时满足落户和名额多个要求,落户越早越好。这种房子卖一套少一套,房源很少。”该中介说,“出台新政策以后,我觉得会一定程度上促进学区房的成交,小长假前的咨询者、客户以及房主反馈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新政一出,好多家长开始慌了,进店咨询的客户增多了不少。问的人多了,也加大了房主涨价的可能性。”

家长态度——

房价上涨 小户型学区房更抢手

与中介的判断相同,市民张先生认为新政会再度提升学区房的价格。“以前的话,一套学区房可以重复使用;现在一套学区房六年内只能一个人使用,降低了同一套学区房的交易频率,相当于学区房在市场上的交易数量一下子减少了,客观上凸显了学区房的稀缺性,那么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李女士对心仪的学区房价格很担心:“本来学区房价格就很高了,这下是不是又要涨了?”她说无论政策怎么变,自己都会出手,因为想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家长又免于每天奔波很远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孩子也不用为赶路太早起床,能多休息一会。

基于这几点考虑,很多家长对于买学区房还是很积极。王女士的儿子今年5岁,2014年底,她在木樨地附近买了一套40平方米的一居室,“为的就是孩子上学,因为这间房对应学区是西城区三里河三小。”王女士当时买房花了270万,时隔一年多时间,房子现在报价已经是380万了。“现在我还时常接到中介的电话,问我卖不卖呢。小户型少,房价又高,很多人为了孩子上学买一套小点的。看这情形,虽然房价涨了,学区房还是不愁卖。”

相信政府加强监察房价会回归理性

在今年二手房市场成交一片火热的情况下,学区房更是炙手可热。“最近,我连约两套房子都没看上,好不容易看中一套,没想到业主过了一个下午报价就涨了40万。” 正在换房的张女士说起她最近的经历。她的孩子今年3岁,正准备为孩子买学区房,但价格涨的超出她的预算。

学区房价格的上涨,引来监管层的注意,开展了相应监察工作。目前,北京市住建部门抽查了东城、西城、朝阳等7个区的120家房地产经纪机构门店,发现一些门店存在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未统一开具发票、不按要求备案、不按规定告知消费者注意事项等违法违规的现象。对此,市住建委执法部门已展开立案调查。3月份,部分中介的高价学区房被下架。链家中介更是对外回应,不接受报价超过15万元/平方米的房源委托。

结合教育部门的幼升小新政,多管齐下打击市场上的学区房乱象,多种举措让很多家长看到了希望。“房价现在涨得太离谱了,有政府的监察,相信学区房会回归理性的。”张女士说。

“政策落地后,学区房的价格肯定会降下来。”市民陈先生的孩子今年2岁,看到房价这么高,他索性先不买了。“随着北京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未来孩子上好学校的机会肯定会大大增加,现在花这么多钱去买学区房就是浪费。”

朱先生一直关注灯市口学区房,他表示那边5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在400万左右,有的房主会挂出500万,但一个月了也没成交,说明市场不认可这个价格。“买学区房必须要结合政策判断,不然就是瞎投资。”

专业人士提醒,在选择学区房时,家长一定要做好功课,不要听信中介或者开发商的一面之词,要充分了解目标学校和所在行政区的入学政策。现在北京学区房价格保持坚挺,对购房者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支出,一旦选择不当,会对孩子入学造成影响。

业内建议——

结合中高考新政看孩子入学

业内人士分析,各区县纷纷出台“一屋六年一学位”等相关政策,有望打击频繁转手的学区房卖家,而提前下手购置的学区房价格受影响程度还需要观察。因为家长为了获得心仪学校的学位,势必会提前更长时间寻觅学区房,一些优质二手房更会成为稀缺资源,待价而沽。归根结底,学区房市场的降温,终究要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更多家长和孩子愿意进入“身边的好学校”为落脚点。

本市近期将发布考试招生改革方案,一系列配套政策也将出台,今后中高考走向将会发生大变化。家长可结合文件政策研究孩子的升学之路,急于购买学区房,可能会面临事倍功半的窘境。

幼升小新政——

教育部:择校热门地区进行多校划片

针对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教育部提出今年要科学做好划片工作。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要积极通过单校划片的方式,落实就近入学的要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群众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稳妥开展多校划片。

东城:入学优先序列适时推出

东城区教委此前表示,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东城区将逐步完善根据户口、房产年限等优先序列安排入学。正研究制定小学入学的优先序列,适时推出相关政策。

西城:集体户不实行划片入学

西城区今年对幼升小明确规定,一套房子六年内只能有一名直系子女入学,直系亲属除了父母以外,包括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如果同一房屋地址六年内有多个适龄儿童申请入学,房屋产权人必须是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不符合规定的根据当年招生政策,统筹协调安排就读学校。

户口挂靠在非直系亲属家,不能作为就近入学的依据,如学校或学区学位不足,需统筹协调安排就读学校,建议按实际居住地就近登记入学。

集体户口依据所在地和学位情况,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随机派位入学。即集体户不实行划片登记入学,而是在本学区学位有余的前提下,在学区内派位入学;学区学位不足的在全区派位入学。而且集体户口适龄儿童入学,须具有在西城区的实际居住证明,这个证明指法定监护人名下的《房屋所有权证书》,或以法定监护人为承租人的《公有住宅租赁合同》,或《单位集体公寓宿舍证明材料》,三选一即可。

海淀:“六年一学位”不设倒追机制

海淀区今年幼升小可能会推行“一房六年一学位”规定,即一套学区房六年内只能提供一个学位就近在学区内入学,二胎不在限制范围内;集体户口和非京籍学生入学不按划片进行,而由学区统一安排。新规定预计在四月公布,可能不会一刀切,一些需求相对不太热、入学压力不太大的区域可能会放宽入学时限要求。

“一个学位”指的是学区内业主的直系子女;如果户口挂靠在非直系亲属家中,无法按照户口划片入学,而由学区统一安置,哪个学校有学位,便安排在哪个学校。新规定从今年9月起入学实行,此前的房产学位不设倒追机制,意味着如果家长购买了一套二手学区房,今年之前有学生用此房屋入学,教委不会取消今年开始的“六年一学位”资格。

石景山:

热门校有房有户不一定就近

石景山区教委表示,今年学位不足的学校将按照一定的招生顺序录取适龄儿童,超出当年学校招生计划数未被录取的,在学区或全区范围内由计算机按照志愿顺序派位。

第一顺位为监护人拥有片区内房屋100%产权,且有一定年限要求(不包括商用或商住两用住房),按户口迁入时间先后录取。先录取一出生就在本片区落户的孩子,再录取片区内落户满5年的孩子,最后录取落户满足学校提出年限的孩子,具体年限由各学校根据自身容量及片区内紧张程度决定。

第二顺位为不满足本片区要求的户口年限,但满足房产年限,依然按照户口迁入时间先后录取。第一顺位和第二顺位均要求孩子和法定监护人的户籍地址与房产地址一致,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户籍与房产不一致,则无法入学。孩子的户口落在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家,如果一家三代只有一套住房,户籍在一起,允许孩子就近入学;如果父母在石景山其他地方有房产,按照父母的房产地登记入学。

第三顺位为本市非本片区户口,且法定监护人具有本片区100%房屋产权,按法定监护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时间先后录取。本市非本片区户口的适龄儿童和法定监护人居住在本片区内,户籍不在本片区,须由实际居住地居委会提供其连续居住要求年限以上的证明,及在户籍地不能就近登记入学的相关证明。

□本报记者 任洁 周美玉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