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香阑)在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室中,一排排的存储柜里分别锁着各案件的涉案物品,小到一片纸屑,大到几十万元的贵重物品。看似普普通通的电子柜,但要接触到它可不容易:进入工作区内的所有人员,无论你是送物证的还是案件承办人、保管人员,其行为轨迹都会被监控记录,无一例外。而针对相关监控数据的检查痕迹,还会进行后台监控。要打开这些没有把手的柜格,通过一道道程序后,还要在中控器上扫描高密度的二维码。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这是由西城检察院自主研发的刑事诉讼涉案财物智能管理系统,这套系统成熟后将在全市陆续推广。
涉案财物的安全保管是刑事案件公平的重要保障。从前,涉案财物进入检察院后,由管理员人工录入信息,然后将其放到类似超市开放式货架上存储,相互间容易污染,有些特殊物品还可能发生危险,同时也不方便办案和管理人员调取。西城检察院通过对二维码、数字成像和存储、环境调节、物联网等技术的实际运用,完成了对涉案财物的智能化管理,真正实现了自动监控功能全面覆盖,使涉案财物管理最大程度地为办案服务。
北京市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闫晓东介绍,最高检出台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规定后,检察院把涉案财物管理由以前的行政装备部门掌管,移交到案件管理部门负责,把这项工作当作司法诉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案件进入检察机关后一个全程的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