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洁)市教委日前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清华大学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等1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得首批认定。市财政将每年为每个中心投入最高一个亿的经费,其中不低于70%用于人才聘用整合。
据了解,该计划将中央在京高校、市属高校和国际创新资源等多方力量进行有效整合,采用大科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建设模式,支持和引导科学家超前部署若干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开展国家和北京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计划建设20个左右的高精尖中心,实施50个左右高精尖项目。首批认定的中心包括北大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中心、人大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心北航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中心等。
市财政对高精尖中心按照项目建设周期给予支持,五年为一周期,每年每中心给予5000万到1亿的经费投入,其中增加列支人员聘任费和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费。经费额度原则上不低于70%用于国际创新人才的聘用、国内创新人才资源的整合,其中不低于5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国际人才的聘用,不低于20%的人员聘任费要用于京外,尤其是津、冀和西部偏远地区人才的聘用;引进的国内外高端人才中,4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