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别让“灾害”变成灾难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5年10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灾害”变成灾难
记者调查:八成受访家庭没有应急储备物资
 

突然地震,应急自救应该做些什么?偶遇交通事故,需要抢救伤员,怎么做心肺复苏?10月13日是第26个国际减灾日。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如何应对这些很可能发生在身边或者自己身上的突发事情,很多市民一脸茫然。可见,防灾减灾既是有关部门的职责所在,也需要市民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所以,灾难的发生不可避免,但是防灾减灾可以努力。

【调查】

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欠缺

在调查中,记者对于“你家会不会准备家庭应急储备物资”、“你是不是参与过应急演练”这两个问题采访了30位市民,其中包括学生、上班族和退休人员。其中,对于第一个问题,8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准备家庭应急储备物资。记者对少数回答“已经准备”的受访者,问到了“你了解家庭应急储备物资具体包括什么时”多数人回答一知半解。

“家庭应急储备物资听起来太专业,我家只准备过一个灭火器。”市民张先生因为在单位从事后勤工作,平时总会接触灭火器这些设备。所以,几年前,他也给家中放置了一个。“有是有,但是一直都没有更换过。”

去年5月21日,北京市民政局向市民推出“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其中包括具备收音功能的手摇充电电筒等物品,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居民家庭都储备一些必要的应急物资。

然而在调查中,记者却发现一年过去了,对于家庭应急储备物资很多市民都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

应急避险能力普遍偏低

记者发现对于防灾减灾应急演练人们参与意识不足,不少人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参与过。“我上班已经4年多了,只参与过一次消防模拟。”职工李盼说,“当时同事们都打打闹闹的,没当回事。”

10月13日是第26个国际减灾日,围绕“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保护生命安全”这一主题,市民政局邀请社区居民、学校学生、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等500余人,在南口镇励志国防教育学校主办国际减灾日宣传演练主会场活动。

包扎、徒手搬运、绳结、灾民安置、交通事故救援、狭小空间救援、高空救援……多个救援模拟场景演练正在开展。

在包扎演练中,36名学生演示头部受伤后的风帽式包扎。这种包扎主要目的是头部受伤后使用三角巾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减轻疼痛。学生们按照包扎的原则,做到动作轻、速度快、位置稳。

在交通事故救援场景中,模拟的是公路上发生的多车连环相撞紧急救援。社区救援队接报后,迅速到达救援现场。随后开展了包括现场警戒、检伤分类、院前急救、伤员转运多个步骤。

狭小空间救援现场模拟的场景是一名小男孩在玩耍时不慎掉入井中,这时,社区救援队迅速到达现场搭建工作平台,利用紧急救援站储备的竖井救援三脚架对被困儿童展开营救。

“其实,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景演示,能让参观者快速掌握防灾减灾知识。比如,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市民赵先生说,“应该定期组织我们参与。”

此外,不少人表示,当前,本市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仍很薄弱,对地震应急自救的知识掌握的很少,也缺乏自救互救能力,严重阻碍了其震前有效准备、震时正确应对和震后自救互救。

“在中小学校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学生的地震应急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是科学防御地震灾害、减轻学校地震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有效举措。”市民王先生说。

【借鉴】

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目前,本市已经建立500支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模拟演练。同时,成立北京市社区防灾减灾培训基地,为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搭建平台,更好地发挥专业社会组织作用。

近年来,中国地震局和市委市政府多次明确要求加大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积极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以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本市已建成区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05所,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2所。这其中包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中学。

今年5月12日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北京市地震局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中学举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此次现场模拟的是6.0级“地震”发生时的情况。演练内容包括师生疏散演练、搭建应急帐篷、学生自救互救、应急避难场所启用、应急救援装备展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开展等六个科目。共有约800名师生参加。

活动中,学生们接到报警后,立即躲到课桌下,避开第一波地震波。随后,在老师引导下,把书包顶在头上做“头盔”,迅速而有序地从各个教室疏散到开阔的操场上。每个班级都有一名安全员,若干志愿者,在疏散同时迅速切断教室电源、打开窗户,并随身携带好急救包以备处理应急事件……整个演习过程,师生们训练有素、秩序井然,特别是学生处置伤员手法熟练。

王校长介绍,学校2009年成为房山区首个防震减灾教育示范学校以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就作为校本课程中的必选课程,在初一和高一第一学段各有10课时的安排,由地理教师和科技辅导员、校医协同授课。

作为一所传统的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该校早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就成立了地震研究攻关小组,后因多方面原因而中断。1995年11月,学校重新建立地震监测研究小组,以地震监测和地震预防为内容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王校长说,地震监测研究室先后经历了四次地址变迁,学校投资近百万元进行监测室的改造,2007年至2008年,学校更新了应力仪等仪器,安装了具有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功能的计算机设备,使学校的监测设备从最初自制的简单仪器发展到手段先进、能够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地震监测系统。

每周二、周四下午的第七、八两节课为该校的校本课程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地震监测、安全与自救等社团可以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地震监测室随时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到地震监测室参观。”王校长介绍。

2008年6月,学校建立了地震科普宣传廊,成为学生了解地震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这个宣传廊以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为内容,每季度更换一次。为了让学生熟悉安全疏散路线,学校把每日课间操路线规定为防震安全疏散路线,而且每学期必须开展一次防震减灾疏散演习。

2012年4月,在学校实验楼三楼又建设了近80平方米的地震科普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数字电视、LED显示屏、地震科普宣传展板、为该校地震监测小组、地震社团、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校本课程开设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推进】

千堂课传授防灾减灾技能

不久前,京津冀救灾工作协同发展研讨会召开。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救灾物资可应急保障21万人(市级救灾储备物资可应急保障18万人,区县3万人),其中市级救灾储备物资的种类扩大到11大类、30小项,储备的物资有帐篷、睡袋、应急灯、净水车等。

组建了50人的全市紧急救援保障队,负责应急救援保障演练、专用救灾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到2020年,市级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应达到保障23万人标准,再加上各5万人的代储中央物资和首都应急保障物资,救灾物资规模将达到33万人的规模。

此外,本市采取社会化的思路,委托社会组织参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截至目前,本市共有818个社区创建成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其中,312个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06个社区获得“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荣誉称号。目前,全市累计培训12000名灾害信息员,为每个社区均配备1到2名灾害信息员。

“十二五”期间,本市开展宣传演练工作,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00万份,举行不同规模的防灾减灾演练5.5万多场,主题宣教活动1505场,参与现场活动的市民累计超过1232万人,接受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受众累计达到4315万人次。

今年,本市开设“96156防灾减灾知识社区大课堂”,委托本市减灾协会等专业社会组织遴选减灾救灾专家,面向社区居民传授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并在16个区县举办1000堂课、扩大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覆盖面。

京津冀建灾情信息共享机制

在京津冀救灾工作协同发展研讨会上,市民政局提到关于加强减灾救灾工作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建议中提到,救灾工作协同发展,关键是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协同发展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四个机制,互通有无,完善区域综合减灾工作体系。

灾情信息共享机制。建议加强灾情信息的沟通,对于即将发生的极端恶劣天气的气象信息及各类灾情信息,如跨区域的因灾死亡人员统计,要及时通报兄弟省市,共同做好各类灾情信息统计,抵御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

救灾物资统筹机制。建议建立救灾物资信息平台,摸清各省市救灾物资的底数。优化救灾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灾害发生后,可实现就近快速调拨,提高救灾物资保障水平。

宣传演练联动机制。建议根据区域的灾害风险特点,合理安排演练科目,可以在京津冀三地接壤区域开展综合救灾演练,提高三地协同作战。

建立县际合作机制。建议除了省际合作,加强三省市相邻区县之间的减灾救灾合作,北京有十个郊区县与河北、天津接壤,每个区县都要加强与周边兄弟区县的合作。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