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养老院”里的“80后”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5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闫帅:
“养老院”里的“80后”

 

闫帅,普乐园爱心养老院院长。不了解他的人,完全无法将“80后”与“养老院”三个字联系在一起。熟悉他的人,更是难以理解,这个曾经叛逆的小伙,怎么能在这样的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

闫帅19岁起,就从母亲手里接过了这家养老院。他从最基本的搀扶老人,为老人翻身、擦背、通便学起,把一个原本面临关门的养老院做得有模有样。现在,他已经成为了那里180位老人的“家长”,而他经营的第二家养老院也即将带着他的梦想起航。

曾经疯狂:陌生人看一眼就挨板砖

因为父母生意做的不错,闫帅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性格活泼开朗的他,身边也聚集了很多爱玩的伙伴。闫帅说:“自己爱好广泛,可就是没长性。我有些朋友一款网游能玩十年,我可不行。我以前玩过小轮车、趴赛,曾经狂热追过50 Cent、Eminem等国外说唱歌手。我很喜欢那种节奏。后来,自己也会试着写写。”他说。

除了玩,闫帅还好吃,好研究吃。他说:“因为家里开过酒楼,他受影响。所以,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吃的,不管多远,他都会跑去尝尝。可以说,那时,北京四九城的好吃的,我都吃遍了。我那个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个吃货。”闫帅笑着告诉记者。

随着年龄增长,他又爱好上泡吧。最初在崇文门附近的迪厅玩儿,后来又转战到了工体一带的酒吧。闫帅坦言,在酒吧充一张几万块钱的卡,开几瓶酒,自然有朋友围着他打转,而他也很喜欢那种感觉。

不管校里校外,闫帅身边总会聚集一群跟班。“最风光”的一次,他走出校园,三五一群站着的学生都停下来喊他“大哥”,让他心里“爽极了”。而这个“大哥”的作风也很嚣张,自己上厕所,不许其他同学进;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迎面而来的人看他一眼,板砖就上去了;他甚至敢顶撞老师,放话威胁处分他的老师“上班叫工伤,下班叫意外”。那时候打架对于闫帅,更是家常便饭。“我们不比学习,就比势力范围。比如,我们学校的球场,只有我们自己可以打球,别的学校的学生不能用,来了肯定跟他打架。”

闫帅回忆说,他打过的最大的一场群架,双方都有50、60人,高年级的同学手里拿着工具,站在前面,而低年级的则站在后面。最后,警察都去了,开了好几辆车,可他现在都已经想不起来当初是为什么要打架了。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虽然身手不错,可闫帅也没少挨揍,所以至今,他的身上还有几处伤疤。

2006年,好容易拿到了中专毕业证的闫帅,没有收敛,依然过着混沌的生活。“没有想过未来,每天就是玩,过一天算一天,每天就是盘算着,今天去哪个学校溜达溜达,明天去找哪个朋友玩会儿。”他说。

人生突变:双亲相继生病让他一夜长大

2000年,北京农家乐旅游刚刚兴盛,闫帅父母的朋友想找一处地方,做旅游度假村。地方找到了,可是朋友却退出了。碍于面子,夫妻俩租下了这处位于房山长阳镇佛满村的这处30亩的空地,租期50年。

起初,他们在这片空地上挖出了鱼塘,造起了园林。2006年年初,他们发现镇上没有养老院,出于生意人的直觉和果断,他们立刻行动起来,改变了经营方向,并且把全部身家都投入了进去。

2007年,就在夫妻俩憧憬着“既能行善,又能赚钱”的养老院带给他们新生活的时候,一个消息让这个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让家里的独子闫帅遭受了人生的第一个打击。

“有一天,我爸对我说,我妈得了癌症,日子越来越少了。我听完就蹲在地上大哭。”闫帅说。那时,他心里想的都是如果母亲没了,生活会是什么样?根本无法想象。而那也是他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

自此,原本只想着泡吧、打架、当“老大”的闫帅,一夜之间长大了。19岁的他从母亲手中接过了爱心养老院,并慢慢与以前的朋友们脱离。尽管他为了母亲和家庭,他努力着,但是人生的第二个打击却接踵而至。“2008年,我妈刚出院的那个冬天,我爸就被查出了脑梗塞,紧接着,又被查出患有肾衰,必须依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那段时间,我觉得我的天都塌了。”闫帅说。

一次次抱头痛哭之后,他下定决心要担当起家庭的重任。为了生活,他倒过礼品、卖过皮包,甚至还开过商务车。有时一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觉时间,父母心疼他,甚至要抢走车钥匙,却最终拗不过他。

孝敬的闫帅,甚至为了满足父母在有生之年看到孙儿的愿望,与认识不久的女朋友闪婚了。闫帅介绍说,“我和我媳妇是介绍认识的,她还没过门,就到医院伺候我妈去了。我当时觉得,聪明点的姑娘,看到我家里这样的情况,肯定早走了,她却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家老人,这样的媳妇真的是打着灯笼都难找。我就认定她就是我媳妇,我一定要娶她。”

“最难的时候,我爸每个月都要做透析,而那时养老院的老人也不多,收入有限,我们还欠了200多万的外债。我总在心里暗暗地想,为了父母,也是为了院里的这些爷爷奶奶,我必须要坚持下去。”闫帅坦率地表示。

困境重生:既当院长又当护工、厨师、采购员

原本只对吃喝玩乐感兴趣的闫帅,突然要担负起家庭的重任,接手一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养老院,难度可想而知。

没有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他就参加培训班,从零开始学习。“怎么搀扶老人,怎么给卧床的老人翻身,怎么给老人掏耳朵……太多需要学习了。”闫帅说,以前他也很难想象自己会做这些事情,但事实摆在眼前,他如果不做,就真的不会有人做。所以,现在,在护理老人方面,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能应对自如,甚至是老人排便不畅时,他会先给老人打开塞露。如果还不行,他就会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手帮老人把干燥的大便抠出来。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闫帅遇到的另外一个难题就是养老院里老人太少。“一共才4个老人,还都是五保户。”于是他印了传单和宣传册,有空的时候,就跑到良乡的商场、超市门口去发放。“那些地方人多,我就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养老院。”闫帅说。

每次有新的老人住进养老院,闫帅都觉得是一个小小的胜利,都会打电话给母亲报告“好消息”。20、30、60、120……人数一点点多起来,闫帅既当院长,又要兼任护工、厨师、采购员,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他干脆把家搬到了养老院。

闫帅透露说,招最初20个人的时候,他用了1年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有过退缩的想法。那时他父亲病得厉害,有人想出2400万元,收购养老院。“我母亲不干,说死也要死在这里。而我想的是,能得到家人的认可,尤其是我爸,我希望向他证明,我能干,不是废物。”

闫帅告诉记者,亲戚家的孩子,很多都是品学兼优型的,不是在北京重点院校读书,上班后找到了好工作,就是到国外求学,完全独立生活。相比之下,父亲特别看不上他,而他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干点正经事了。

而他口中的“正经事”,就是把养老院办好,把老人们照顾好。“老人们在这里住的舒心,吃的放心,甚至是无儿无女的老人,去世后,都不用担心后事。”闫帅说,五保户王永祥老人的后事,就是他料理的。那也是他第一次为老人料理后事。“当我把骨灰盒送到寄存处时,满脑子想的都是老人坐在养老院里,跟他聊天,跟他看书的情景 。我觉得人的一生,很短暂,但是要给周边的人留下一点值得回味的东西。”

收获荣誉:母亲告诫新晋“劳模”不能飘

在闫帅看来,开养老院,是一门生意,更是一项公益事业。所以这些年来,在市区养老院的费用逐渐走高,而且床位难求的情况下,闫帅的养老院却以尽可能低廉的价格,让老人们安心居住,并享受周到的服务。

“一个人住一个单间,包吃包住包护理,彩电、空调、冰箱、热水器、网络一应俱全,每个月只要1850元,同等条件在北京市区肯定要在4000元以上。而且从不签署长期协议,一个月也行,一年也行,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决定。”闫帅说。

“我考察了很多地方,这里是最物美价廉的。”住在养老院的齐殿臣大爷介绍说,几年前,他曾经到其他一些养老院看过,还在其中一家亲身体验了一个月,但是感觉不好又搬了出来。最后,他托在民政系统工作的侄子打听,想找一家环境好又便宜的养老院,最后,侄子向他推荐了这里。“这家养老院,虽然离市区远了一点,但是总体来说不错。我来的时候是夏天,楼前的鱼池里,荷花满塘,看着就舒心,而且这里卫生搞得也好。院子虽然大,可扫得很干净。”

“我在这里住7年了,觉得挺好,尤其是帅帅,善解人意,又有耐心,我们这些老人都喜欢他。”说话的孙桂兰老人是养老院里的“元老级”人物,闫帅总亲切的喊她“大姑”。

“老人们虽然各有各的脾气,但是都很可爱。就拿大姑来说,在我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她就曾跟我说,需要用钱找她,所以我很感激她。现在,不管多忙,只要见了面,我都要跟她聊聊天,耍耍贫。”闫帅说。

这些年来,闫帅从没有停下他的敬老爱老的脚步,因此也收获了不少荣誉。

2013年,闫帅荣获“北京榜样”称号,在颁奖典礼上,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深情朗诵了组委会写的颁奖词:相对于世界你平凡得像一滴水,相对于处于暮年的老人你是一片天,你把对父母的爱和孝敬给予一个个素不相识的老人,你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快乐和心灵的抚慰,你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模范践行者。

今年,他获得了北京市劳动模范的称号。一时间,地铁里,有关他事迹的视频滚动播出;王府井步行街上,他和众多劳模的照片吸引了中外游客驻足。很多朋友看到电视上的节目、报纸上的采访,才知道他被评为了“劳模”,纷纷发来短信、微信,祝贺。

“我觉得最逗的是我妈,我跟我妈说,我被评为劳模了。我妈跟我说:别飘啊,你还是你。”闫帅认真地说,“其实我很清楚,无论什么时候,我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如果有幸能获得一些荣誉,那也是一种激励。”

凝聚爱心:“神秘人”每年中秋送月饼不留名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爱心养老院能得到老人们的认可,还得益于我们有一支护理员队伍。虽然,她们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不高,可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闫帅说。

闫帅介绍,护理部主任何忠琴,是从基础护理员做起的,为老人服务从来没有怨言。有些不能自理的老人,经常需要翻身、清洗、擦背,她很有耐心。有些老人可能意识一时不清醒,动手打了她,她也总是呵呵一笑就过去了。护理员赵雪梅,有一次,看到一位老人摔了一个屁蹲,她赶紧过去搀扶。老人起来了,她却因为腰不好,倒下了。原本以为可能会要求养老院给予她休假、赔偿,可第二天她却照常来上班,什么都没说。

这两年,闫帅的爱心养老院有了些名气,不少人主动找上门要做义工、献爱心。闫帅介绍说,有一帮出租车司机就经常到养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从不惜力。还有一位“神秘”的爱心人士,每年中秋节都来给老人们送月饼。“他应该对我们养老院的情况很了解,因为他每次送的月饼,都正好够我们老人吃。每次,他都是开车来,把月饼卸下,立马就跑。我总想找机会当面感谢他,可总逮不到人。”

而不久前,闫帅还遇到了一件“奇事”。“有一群开着豪车,戴着金链子来的人,说是要做义工,为老人修脚。我开始觉得他们是在开玩笑,可他们的表情很严肃,而且拎着装满工具的小箱子,特别认真地为老人修脚,而且一边修还一边落泪。”

可并不是所有来到养老院的人,都是抱着一颗纯洁的心。闫帅告诉记者,之前,某高校学生来养老院做义工,因为那些学生有美术特长,所以闫帅便与学生们商量,想让他们帮养老院美化一下墙面,画一些温馨的图案。“他们画完之后,让我报销费用。我很奇怪,因为装饰墙面使用的涂料都是我提供的,何来费用?学生们的领队这才告诉我,他们借此机会搞了个比赛,给参与的同学以及获奖者都发放了奖品。奖品中有U盘等。”最后,闫帅非常无奈的“赞助”了这次比赛。

“盖章的、推销的、卖药的,就更多了,对于这些人,我都是直接拒绝,但是我们还是很欢迎一些真正献身公益,真诚服务老人的爱心人士,而且非常感谢他们。”闫帅说。

照亮梦想:经济快捷养老院让人人老有所养

干了9年的养老院院长,闫帅并没有满足于只经营自家的普乐园爱心养老院。他经常看书、上网,查找国内外养老模式的资料,调查当今社会,老人们对于养老院的需求。

在闫帅看来,现在,老人越来越多了,完全指望国家给解决养老问题,不现实,但是可以发挥民间力量,让民营养老院贡献力量。

闫帅说:“有一次,我问一位在外国工作的哥们,放假有什么安排,他就回答我,玩!然后,我又问一位在中国工作的哥们,他说回老家看父母。两个人都是快40岁的年纪,面临的问题应该一样,但是选择却不一样。我问在中国工作的哥们,如果把父母接到北京养老愿意吗?他表示很愿意,可就是怕养不起。我告诉他,如果单位做担保,不需要他本人缴纳押金,就可以把老人送到北京一家价格合理的养老院里,是否愿意?他马上高兴地说,当然愿意。”

记者了解到,老人住养老院,家属一般要缴纳押金,以备老人突发疾病,需要入医院做检查、治疗。押金金额,根据养老院的定位和规定,从几万元到10万、20万,甚至上百万不等。

“我现在想做的就是快捷、连锁、可复制的,经济适用型的养老院。有完备的配套设施,但是人人都能住得起。” 闫帅表示,“就像七天、如家、汉庭等酒店那样。”同时,他也透露,他现在的目标是做品牌。“现在知名的老字号,像同仁堂、全聚德等,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口碑做得好,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偷工减料。”

闫帅告诉记者,位于丰台区世界公园附近,由朋友投资,他经营的另外一家的养老院即将开业,而他也将把自己对于养老、公益、品牌的一些想法慢慢付诸实践。

对于儿子的一系列新鲜想法,闫帅的母亲却并不看好。“我希望他不要干些虚的东西,要做接地气的养老院。他的想法也许好,可是我脑筋老一点,新型模式我接受不了。如果他真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我不反对,他比我干的好了,我也高兴。” 闫帅母亲孔凤莲说。

现在,当上“劳模”的闫帅,又多了一个梦想。“我参加了劳模宣讲团,有一天,宣讲活动在一个疗养基地里举办。我突发奇想,如果那里改成养老院,住的全都是劳模,该多好。我跟同行的劳模说起这个想法,他们也觉得不错。未来,希望我能为劳模们的养老问题,也贡献一点力量。”

□本报记者 陈曦 陈艺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