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不文明行为,旅游中的一块“疤”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5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文明行为,旅游中的一块“疤”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市场,一些诸如损坏旅游设施、随手题刻等不文明行为不断出现,这些行为不但损害了环境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对此,人们呼吁文物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文物的监管和保护力度,同时也要在宣传上下功夫。

【调查】

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

“你们俩要秀恩爱别处秀去,把自己的名字刻在近300年的文物上,这叫犯罪。”……不久前,一位网民在微博上称,有人在故宫内的铜缸上画心刻字,引发网民广泛关注和讨论。

今年4月,国家旅游局出台《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办法,游客不文明行为指旅游活动中因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而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在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并不少见。市民王女士每天早上都会到公园中进行晨练,“十一”假期她这个习惯没有间断。在锻炼的过程中,王女士也发现不少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我常去的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有不少名胜古迹,还有很多古树。但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总是有些人做出煞风景的事情。”让王女士最为气愤的是攀爬古树的行为。“有些游客践踏草坪不说,还爬上古树,一会儿一个姿势不停地拍。”

除去任意践踏草坪、攀爬古树,随意丢弃垃圾、吐痰也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在北京的一处商业名街上,记者看到供人们休息的长椅上,有人脱鞋子横躺着,不远处的长椅上,几个游客吃完手中的肉串后,随手将竹签丢在地上。“几步远有垃圾桶,怎么就不能将垃圾扔到指定地点呢?”一位路人说。

在现实生活中,在名胜古迹上随意乱画的现象不少。有的游客会攀爬到古迹上,嬉戏打闹,摆出不同姿势拍照。还有的拿出利器,在古迹上刻上名字、“到此一游”这些字样。几年前,记者采访到一位坚持巡查古长城的义务守护员梅景田。他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是延庆县八达岭镇石峡村人。30余年,他每月至少巡查这段长城四五遍。

一次,梅景田遇上六七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在长城砖上私刻乱画,便上前制止,却被围在中间。“你稀罕长城,可以,但来了就别乱画乱刻。”梅景田毫不畏惧地劝阻。

【声音】

黑名单制度遏制不文明

根据《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视游客不文明行为情节及影响程度确定,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省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下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通报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对于这个办法,不少人拍手称赞的同时,更是呼吁除去通过制定办法来遏制游客不文明现象,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宣传,树立人们文明出游的观念。“这个办法的出台,可以说已经到达遏制游客不文明现象的底线,即便是有这个办法,如果人们不遵守也还是没用。”职工王兰说,“我觉得从根本上遏制游客不文明现象,还要多宣传,加强对于人们的教育,除去正面教育,还要对不文明的行为曝光。”

据了解,《游客不文明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后,国家旅游局已经前后公布了两批游客不文明记录名单,首批4人,第二批3人,共计7人被“拉黑”。在5月公布的首批游客“黑名单”中,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三起不文明事件的四名当事人“上榜”。

多载体宣传出游更文明

除去出台办法遏制游客不文明行为,有关部门还用多种方式宣传文明出游行为。上个月,首都文明办、市旅游委、市政府外办、市公园管理中心等12个部门联合举办的“文明旅游我最美”主题宣传活动,以“语言美、举止美、形象美”为主要内容,以 “五一”、“十一”等旅游高峰节点为突破口,通过一系列多载体、多渠道、多维度的宣传实践活动,有效提升游客文明旅游素质。

“文明旅游我最美”主题宣传活动包括多项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开展“文明旅游我最美”达人评比活动。市民通过关注“文明总动员”微信公众号,进入文明旅游微信互动平台参与文明旅游承诺,对参与活动的市民,首都文明办将按季度推荐评选出“文明旅游”达人,并于明年10月进行表彰。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本次主题活动还会督导文明旅游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市旅游委按照国家旅游局的相关规定落实导游、领队全程文明旅游教育责任制,将导游、领队督导不文明行为情况纳入旅行社年检和导游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探索旅游行业文明信用体系中,对旅游行业和旅游消费者的信用信息予以发布和管理,逐步实现信用系统互联互动,提高旅游企业与市民的自律能力和文明旅游意识。

都说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在“文明旅游我最美”主题宣传活动中,还会推进“文明旅游与领事保护进校园”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讲文明、重安全、带家长,让学生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建议】

加大监管和保护力度

继媒体报道有情侣在故宫御花园铜缸上刻字“秀恩爱”后,外地也曝出了古建筑被毁、被涂鸦的事件。这一令人发指的现象也引起了北京市政协委员的关注。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孔繁峙提出,文物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文物的监管和保护力度,同时也要在宣传上下功夫,提升公众素质,共同维护文明旅游环境。

“破坏了景区文物,游客肯定有责任,但文物保护单位的责任也不容忽视。”孔繁峙提出,首先这说明文物管理单位在安防、技防、人防方面有不到位的地方。”而这种管理不到位不是少数存在,此前有关部门对《文物保护法》的执行情况做了调研发现,文物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人员偏少、经费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

另一方面,一些人缺乏社会公德和文明素质也是主要原因,还有法律意识的淡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文物保护法》已经颁布实施了十几年,但好多人根本就不了解这部法律,甚至不知道有这部法。”孔繁峙说,一些人恶意在文物上刻划、涂污,还以为是一种个人自由,一种炫耀。“所以,我们必须看清,这类事件折射出了目前我国文物保护的短板。也让我们看到了文物管理部门在《文物保护法》的宣传上缺乏力度,导致目前这部法律的社会认知度不高。

除了法律知识的淡薄,还有就是全民整体文物保护知识的缺乏。孔繁峙说,看似刻个“到此一游”是件刻刻画画的随手小动作,但对于文物本身来讲,后果非常严重。文物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如果在文物上进行刻画,尤其是在碑刻等带有文字的文物上刻字,就可能造成关键字词出现错误,导致研究者对原意的曲解,甚至可能造成后代对历史事实的错误理解。

“当下,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容松懈。文物管理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孔繁峙还提出,除了加大宣传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来保障文物的安全,特别是安防设施方面。在难于加大人员安排的情况下,可以多增加电子监控设施,这不但多了实时监控的“眼睛”,还给游客做了警示,好多人看到有监控就会自觉些。对于文物古建,在不影响参观的情况下增设栏杆、玻璃罩,触及不到、钻不进去,就减少了毁坏的可能性。

采访到最后,孔繁峙对记者说,你们这个话题真的很有意义,这其实也达到了宣传的目的,最好能引起公众的议论,让大家一起监督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现在的文物景区游人老是满的,管理上确实很难,防止不文明现象的发生,确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相信通过文物管理单位的职责到位、监管创新,政府部门文明宣传的加大,情况慢慢会好的。”孔繁峙说。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