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追踪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国“天眼”是这样搭建的
工地项目邀职工父母反向探亲
密云公租车每平方公里设点五个
马昌营学区举办青年教师说课活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天眼”是这样搭建的
——记中建二局安装公司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FAST项目部团队
 

在贵州的群山环绕中,有一个大窝凼,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落户于此。

这只被誉为中国“天眼”的超级望远镜单口径500米,接收面积相当于近30个足球场。望远镜的中枢神经是怎么搭建的?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项目部进行探访。

70度峭壁上的舞蹈

进入大窝凼并不容易,早上7点半从贵阳出发,首先要开两个多小时的高速,然后走省道,再走小道进入山区,沿着崎岖的山路开了十几公里才到达项目部,此时已经近11点。

项目部主要负责内网高低压配电、控制网络和安防工程,包括设备和主要材料的采购、运输、安装、调试等,还包括高压变电、低压配电、网络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防电磁屏蔽、防雷接地、照明工程等。

项目经理王培全和他的团队一边带着记者参观工地,一边介绍情况。

回忆当初进入场地时的情景,王培全可是历历在目。“我们被‘骗’了!当我和团队第一天来到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堆堆杂草、乱石和峭壁时,心里一下子就凉了半截。”王培全说。

陡峭的山崖,坡度都在70度以上,根本没有可操作的施工作业面,“人都站不住,还怎么干活”就成为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首要难题。大窝凼地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四周均是高山,地形就像一口大锅,独特的地形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面对困难,项目团队没有退缩,而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原理图,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并和业主一起反复修改形成最佳施工方案:作业面允许时,采取搭设脚手架平台施工;在陡峭岩壁进行综合布线时,施工人员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徒手攀爬,人工凿、肩膀扛、扁担挑,进行电缆沟的挖掘、管线敷设和混凝土的回填。根据坡面不同的情况和倾斜程度,因时、因地、因需地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既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为项目下一步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铺设光缆总长约450公里,相当于10趟多全程马拉松的距离。”王培全指着施工现场一圈圈铺好的线缆说。再加上2226个配电箱、12个中继室、6个箱式变电站等一系列的布控安装,每个配电箱供电电缆和光纤跳线都要与地锚墩上的促动器准确连接。

如何做好强弱电配管及电缆的合理敷设布控,是在施工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按照原来图纸上要求供电电缆要开挖沟槽,埋在地下。但由于现场地质情况复杂,地下全是岩石,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项目部提出把“埋在地下铺设”改为在坡面搭起“桥架”,使线路在“桥架”上进行布控。桥架共有7条,横向1条,纵向6条。如果说敷设管线是大射电望远镜的血管,那么“桥架”就是横贯其中的主动脉。搭起“桥架”后,当线路发生问题时,不用再挖开土层,随时发现问题都能及时应变解决;也使坡面上的布控线路从一点可以到达任何一点,增加布控线路的整体性、集中性和灵活性。

虽然一个个难题在手中迎刃而解,但当问起王培全,是不是施工工艺最复杂、困难最多的施工节点已经完成时,他却说,施工中每天都要遇到突发情况,都要面临新的困难。

人人都有大国工程情结 项目部共有9名管理人员,全是男性,从项目经理再到各类施工人员,都是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

由于项目部身处深山,山路崎岖,物资匮乏。购买生活用品和食物,最近也要到20公里以外的克度镇,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在项目上有钱也没处花。”山里的生活虽说单调而简单,但丝毫不会影响大家对工作的热情。工作中全情投入,一丝不苟,闲暇之余篮球看书、听歌下棋,在安静的大山里苦中作乐,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大窝凼从坡顶走到坡底有三公里路程,来回要行走2万多步,近三个小时。平时在地面上每天可以进行50米的管路敷设,但在峭壁上,一天能铺设20米已经是非常难得,困难可想而知。为了节省时间,项目团队早上带着干粮和水下到坡底干活,中午休息时吃点干粮,晚上才收工回到住处,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抢工到凌晨两三点钟。时间被他们一点点挤出来,活也一点点干出来,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敢于吃苦的精神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称赞和认可。

项目经理王培全,1997年参加工作,身上有着东北人的爽朗、睿智和上海人的认真、细腻。刚40岁出头就有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作为项目的领头人,王培全每天总是最早来到施工现场,查看崖壁是否稳固,护壁的钢丝网是否拉紧、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盘算着一天的工程施工进度和面临的施工难点。

杨显伟今年26岁,是项目弱电工程师。去年刚领完结婚证,还没有来得及办婚礼,就受到组织的召唤,一头扎进了大山,一干就是大半年。当然,让杨显伟感动的是项目对他的关心。“去年10月28日,我晚上8点从工地回来,发现厨房一片漆黑。正纳闷的时候,突然灯全亮了,项目经理手托生日蛋糕,同事们齐声说‘生日快乐’,我才想起当天是我的生日。当时我很感动,眼泪就掉下来了。这是我这一生中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杨显伟说。

“能参与世界级工程的建设,我感到自豪,我是主动要求来项目的。”出生于1992年的姚远去年刚毕业,就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对于儿子的选择,姚远父亲也非常支持:“儿啊,你工作了,我送你四个词:乐观、不抱怨、坚持、思考。”姚远将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虽然是主动要求,但项目的艰苦程度也远远超出了姚远的想象。“我恐高,从坡顶到坡底有几公里的落差,但很快克服了。在导师的带领下跑了一遍,一共2226个点,差不多半个月跑完一趟,这一趟下来就瘦了5斤。”姚远说。一年下来,姚远每天都往返在峭壁之间,体重也从180斤降到了150斤。

“人一辈子也可能就这么一次机会做这样的大国工程,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姚远说。

□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