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46年前 重建天安门城楼的秘密
外教“撞脸”爱因斯坦 被称“慢走”教授
中国第一家 猕猴表演学校“开学”
南京画家村成“鬼城” 千余商铺关门
米歇尔·奥巴马:
俄罗斯迎接老虎日 波音飞机“变身”东北虎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46年前 重建天安门城楼的秘密

 

10月1日清晨6时12分07秒,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霞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万羽和平鸽飞向蓝天,七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热烈欢呼——新中国迎来了她第66个生日。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再次受到了世人瞩目,但是40多年前秘密重建天安门的历史,你知道吗?

重建天安门城楼工程,自196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到1970年4月7日竣工,整个工程112天。全部木柱木梁皆为整体木材,多为进口。这项工程仅琉璃瓦就制作了近一百种规格,十万余件,十层作业,油漆彩绘,磨砖对缝,都是当时高水平的技术活。重建的天安门城楼,完全保留了她原有的外形、尺寸和结构布局,并按九级抗震能力设防。除重建城楼外,还有东西卷棚和城台加高、女儿墙减薄、标语板更换、电梯安装等附属工程,同时还增设了供电照明、上下水、热力暖气、电话、电视广播、新闻摄影等现代化设施。据统计,有中央和全国21个省市的216个部门参与,施工高峰用工达2700多人。每个工种各有身份证,每道工序之间不准互相打听。整个现场施工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举世罕见。 

天安门城楼有60多根柱子,最粗的直径1.2米,最细的也有0.6米,每根12米长,那些重7吨以上的柱子,一辆载重15吨的卡车也只能拉一根。当时曾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找到了质地较好甚至更大的原木,但运输成了问题:火车时间太长,直升飞机吊不起来,两架飞机吊太危险。最后许多木料从加蓬和北婆罗洲进口。这种木材似红木,质坚,色红或黄,遇火不着,只冒烟。一位八级木工师傅说他干了这么多年木工,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

大木组装时,也出了难题。当时我国吊车臂最长只有25米,前面吊上去,后面就够不着。工人们采用“斜溜”办法,两个塔吊同时吊一根,把60余根柱子一一溜到柱基石上,柱子就位后,因为直径宽且重,几个人都推不倒。

木工活毕,油漆彩画上,所有描龙画凤都经过严格的“一麻五灰”13道工序。菱花格扇过去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这次反复研究,试制成了菱花格扇加工机,提高工效150倍。最后贴金箔,重修的城楼共用去6公斤黄金。俗话说:“一斤黄金包一亩地”,可想金箔之薄。此金箔全部为进口,不能直接用手拿,否则金会嵌进肉皮。油工们小心地用竹夹一张张夹起,敷在未干的油漆上,再用细毛笔一点点捋平……

最后一道工序——挂国徽。直径1.7米,需8个人抬的国徽由北京雕刻厂完成。当时周总理对挂国徽十分重视。

检查时,负责悬挂国徽任务的同志发现,国徽背后有铅笔写的抬国徽8人名字和日期。领导指示:国徽不能有任何痕迹。他用细砂纸打磨了几遍,检查通过。国徽被左右两个大滑轮吊到固定位置。国徽的位置要对准北京的中轴线,一丝一毫不能偏差。测量局的同志站在纪念碑的中轴线上,用德国进口的高级经纬仪对准天安门城楼。更准确地说,经纬仪中的线要和国徽上细如发丝的中心线重合。姚师傅根据对方左右手示意的两面黄旗,不断地调整国徽的位置——整整3个多小时,才把国徽准确无误地挂在了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上。

重建的天安门城楼,经国家验收全部合格。1970年4月11日下午3时许,周恩来总理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视察,他同现场的工人一一握手。

摘自《焦点》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