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速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表彰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
东单菜市场时隔18年重张开业
中小学生辩论赛10月开赛
来京务工学员听明星上公开课
中检院落户大兴医药基地
京城老字号义诊获市民点赞
杜伯华:药房里走出的抗日英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5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杜伯华:药房里走出的抗日英雄

 

杜伯华(1904—1941年)原名维汉,字华昌。祖籍河北省,幼年随父到吉林省榆树县落户。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先后任国民抗日军(“红蓝箍”)2总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2总队政治处主任。1938年4月,任房(山)良(乡)联合县县长,领导政权建设、建立抗日统一战线。1939年3月,任平西专员公署专员。1940年夏,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发挥医学专长,研制生产根据地紧缺的药品。1941年6月,因医疗事故以身殉职。

1933年,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派李向之等8人去吉林省进行建党建军工作,以杜伯华开设的“华昌药房”为中心地点,建立了榆树县第一个党的地下联络站,杜伯华为联络站的负责人。党交给杜伯华3项任务:搜集敌伪组织的情报;掩护抗日工作人员;以物资接济抗日武装。中国共产党派来的抗日同志,如抗联3军21支队队长杨文清等人,就是通过“华昌药房”进行联络、护送的;当时抗日武装缺乏医药,特别是红伤药,他就千方百计筹集运送;抗日队伍缺乏胶鞋,他就一次又一次地搞到送去,抗日武装缺乏枪支弹药,他就想方设法,搞些枪支弹药支援,他曾用自己的钱给抗联和抗日人士买手枪。

1941年6月30日因医疗事故杜伯华以身殉职。组织为他开了追悼会,聂荣臻送的挽联上写着,“悼死励生”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卫生部部长的悼词中,高度评价了杜伯华的一生。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