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维护电梯安全 需要打人民战争
交警为保道路畅通 托电缆近一小时
老汉用破布擦车 敲窗收费称“劳动”
英国囚犯 屋顶抗议监狱环境
高校办迎新典礼 学长给学妹“当牛做马”
丈夫陷传销窝点 妻子暗语传信成功营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维护电梯安全 需要打人民战争

 

北京市质监局已于近期开启对全市高风险电梯的全面“体检”。

目前,全北京市的电梯达到了18.8万台,是世界上电梯拥有量第二大城市。其中,使用10年以上电梯4.9万台,占全市电梯总量的26.1%;使用10年以上住宅电梯2.5万台,占全市电梯总量的13.3%。分布在全市老旧小区、地铁站、商场、学校、医院等区域的“高风险电梯”已达2000台。根据前期排查,北京市已对308台高风险电梯采取监护措施,并停运了32台。

谁都无法否认,电梯安全是个与民生相关度极高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最热门的舆论焦点。任何一起电梯安全事故,都有可能引发全民热议。所以,理清电梯安全风险管控的思路很为必要。

首先,我们得承认,电梯不是个什么高科技产品,电梯的风险是可控的。发达国家很少能听到“电梯吃人”的新闻,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只要管控到位,电梯伤人事故完全可以降到最低程度。

其二,我国的电梯事故急速上升与电梯增长速度太快,而管控又没有跟上有直接关系。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梯总量已达360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世界第一。2014年全国共发生49起电梯伤人事故,37人死亡,其中18人是电梯的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19人为电梯乘客。综观我国所有的电梯伤人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人为责任事故,这就说明电梯管控的制度体系远远谈不上完善。

其三,电梯安全不能仅仅依靠质检部门来解决。质检部门对于电梯质量把关至关重要,但电梯安全背后的许多问题,质检部门其实是无能为力的。以北京市为例,高风险电梯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 由于那里的电梯产权主体不清、资金政策不明,致使老旧电梯普遍超龄服役,不出重大事故已是万幸了。

更深一步的说,影响电梯安全的问题,其实不光在电梯机械本身,而在于电梯运营是个多头管理的复杂体系——电梯的所有权、使用权、物业管理权、技术管理权(维修、维保、检验权)和具体使用者基本上是分开的,使得安全责任链条是分散和断裂的。一旦出现事故,围绕谁来赔付伤者的医疗费,物业、开发商及维保公司便会陷入互相扯皮、卸责的困境。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电梯其实是在无人负责的状态下“脱管”运行的。

鉴于电梯安全监管的乱象,尽快确定电梯安全责任主体就显得很有必要。除此以外,监管电梯安全不能搞“事后应急模式”,即不能再等事故发生了,才启动“领导重视、部门救急”的老办法,而要将事前风险预防放到第一位,动员所有人都来关注电梯安全风险管控,将所有的运营电梯全部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采取群众举报属实即重奖的办法,让电梯安全一亮起黄灯,就进入应急状态。以笔者看来,将居民的监督力量与政府的监管力量紧密结合起来,打一场消灭电梯安全隐患的“人民战争”,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治本之策。

□辛望/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