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实验室、食堂,从2001年到2006年的五年间,张平和他的团队成员重复着“三点一线”,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和假期。在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方面,张平和他的团队还只是技术合作方的角色,而到中国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上时,他们已经当仁不让成了牵头人。
张平是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一名勤勉的通信技术人,如今他已成为行业内屈指可数的学者,而他依然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始终如一地恪尽人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本职,踏实严谨地工作着,先后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获得首都劳动奖章。
攻坚技术难关
5年未休节假日
现在张平的团队,共有教师三十余人,学生二百余人。“一个教授再加上十几个学生。”这是传统观念中,人们对于团队的理解。但对于张平来说,团队的建设要有所创新。“十五”期间,随着大项目的进行,形成着团队共同搞科研的概念。“可以说,团队建设的观念也在转变。各方面配合分工,变成一个大系统。”张平理解的新型团队建立在产学研基础上。
与高校之间合作、承担越来越大的项目、走向国际和通信大企业合作……为实现这个团队建设的新理念,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张平有意识的让团队中的青年教师加入产学研的合作中。
“比如,在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上,我们在实践着产学研的团队建设理念。”张平介绍道,“理论、软硬件开发、有关标准等等,都需要自己完成。”如果说这时候张平和他的团队还处在技术的合作方的角色,那么到中国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上,他们已经成为牵头人的角色转变。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上,当时张平带领十二名教师和二三十个学生,在学校的无线新技术研究室中,开始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家、实验室、食堂,从2001年到2006年的五年间,张平和他的团队成员重复着三点一线的轨迹,几乎所有的休息日和假期都放弃。
在这期间,让张平记忆犹新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比较难攻关的阶段。单板完成后,张平和团队成员要做的是将他们组起来,构成大系统。“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存在不少难点。主要是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全都需要自己摸索。”张平说。
怎么解决?面对难题,张平和团队的攻关方法是一点一点攻克,摸着石头过河。讨论、分析、制作仿真模具……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技术难关终于被攻破。
关心爱护学生
掏腰包帮弟子出国留学
1990年,博士毕业后,张平便留校开始任教。25年的教师生涯中,他的时间表总是被排得满满的。白天教学、晚上科研,遇到重大技术攻关张平更是以校为家。
张平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哪怕是高考动员的家长会,他从来没有抽出时间去参加,不是在国际会议上提交标准提案,就是在实验室里搞科研。
他的孩子也从没得到博士老爸的功课辅导。对此,他略带惭愧的说,“我的爱人也是位大学教师,小孩都是她在操心,为这个家她付出很多。”但是,作为教师,不管是学生们遇到什么困难,张平总是主动帮忙解决。从申请留学、交流,到申请助学金,甚至由于身体原因申请超期休学延期毕业,张平可以说,不分大小、亲力亲为地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而他的家也变成了和学生们的学术交流的知识角。
“学生的思路都很活,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遇到困难时,容易气馁。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走在人生路上的导师。为他们指明方向,除去教他们知识,还会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上判断方向。”张平觉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多是朋友的关系。
一次,张平发现他带的一个博士生情绪不佳,总是在哭,还常常请假。了解后,他得知这个学生的弟弟生重病。于是,张平主动拿来一万元,让学生拿去给他的弟弟看病。接过老师拿来的钱,这位学生很是感激。
去年,张平的一位学生被美国的一位工程院和科技学院的双院士看中,邀请来美国留学。但是这位学生却有些为难,张平了解到原来这位学生是在为学费担心。
考虑到这位学生确实是个苗子,张平为不让他错过这个机会,自掏腰包几万元来帮助学生踏上留学之路。“张老师,我一定努力学,将来回报您和母校。”
创新工作环境
甘为年轻人铺路
中国通信短短20年从无到有,张平入门早、出师早,坚持科研、教学双肩挑。不仅自己专注研究,更注意培养通信事业接班人,毫无保留地为团队中的年轻教师和学生做“垫脚石”和铺路人。
张平领导的实验室自1996年至今,已经为国家培养博士、硕士人才三百余名,其中不乏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在业务上,张平尽可能地为年轻教师提供机会。同时通过交流访问的方式将我国的年轻学者,推向国际舞台。他还努力将国际级大师引入北京邮电大学,进行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为大学生们开拓思路,树立正确严谨的治学理念。
陶小峰是国家杰出青年称号获得者,作为张平团队的成员,陶小峰博士毕业后,就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负责人。这样的机会,让这位年轻人得到很大的锻炼。
在张平的团队中,全职教授有7人,还出现两位国家杰出青年称号的获得者。张平坚持大胆启用年轻教师做科研,帮助年轻人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为年轻人创造机会,这都是我们做教师的义务。”张平说。
□本报记者 盛丽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