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全国解放,百业待兴。党和国家领导人满怀“从中国的土地上飞出去”的梦想,开始筹划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首都机场的建设最早于1950年提出,当时选址在东郊的孙河地区,之后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工程也被暂时搁置。1954年,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经过反复勘察和测量,民航局选定原顺义县天竺村以北、二十里铺以东地区为首都机场场址,即现用场址。
1955年6月10日,首都机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首都机场于1957年12月竣工通过国家验收。1958年3月2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民用机场——首都机场正式投入启用。
建成后的首都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有10138平方米,即使在高峰时,每小时也只可以接待旅客230人,主要为中央和地方官员往来出访和邮递提供服务。当时机场的服务也不先进,甚至登机都没有廊桥,旅客需要走出候机楼,穿过机坪,登上楼梯进入机舱。
首都机场建成之时,正值中国经济建设的高潮时期。首都机场为加强首都北京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增进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通过首都机场出访外国或在机场迎接外宾的来访,首都机场自建成之日就成为了我国进行重大国事和外交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看着这组泛黄的老照片,再看看如今飞速发展的首都机场。可以说,首都机场是中国民航事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重要见证。
□刘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