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民族精神圣殿留下了我们的汗水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5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族精神圣殿留下了我们的汗水
——寻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建者
国家领导人接见参建者
当年工程项目部的办公室只有一张桌子和两个行军床,施工忙的时候管理人员就住在办公室。
当年的参建者再次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合影留念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典礼上,国家领导人与参建者合影
建成后的纪念馆正门
▲正在施工中的纪念馆
▶参建者抢建施工现场
▼参建者正在绑扎钢筋
 

■赶工期,确保纪念馆如期开馆

■打造建筑精品,混凝土墙异常坚固,至今仍难在墙上打眼儿

■与居民共用一口井,参建者夜里取水传为佳话

■用麦苗绿化,开现场美化之先河

■工程质量十分优良,被评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市十大建筑之一

距北京市中心约15公里,在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坐落着一座雄伟而庄重的建筑,这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圣殿,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前来参观,从曾经的战火纷飞中近距离感受历史,获取重生般的民族精神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被评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它是怎么建成的?本报记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来临之际,寻访了当初的参建者——工程主任孙德明、工程书记郭元忠、木工班长冉国前、水电消防通风负责人高法深、实验员李立军,他们均来自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圣殿,在它的建设中洒下我们的汗水,是我们的荣耀!”他们说。

卢沟桥畔兴建抗日战争纪念馆

历史任务落在中建一局身上

提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记者并不陌生,当记者还是一名学生时就曾参观过,虽然其后也陆续去过多次,但从未想过这座建筑是怎样建成的。

今年7月中旬,记者在中建一局三公司报道志愿者活动时,得知纪念馆是中建一局建设的,由此萌生了追访参建者的想法。从7月底开始,经过一周多的准备,记者在中建一局集团工会副主席包菊英和中建一局三公司的帮助下,找到了5名曾经的参建者。

8月10日,记者来到中建一局,采访了中建一局集团副总经理孙德明,他是当时的工程主任,负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全面工作。

在孙德明的办公室里,他回忆起了30年前的往事。孙德明清楚地记得,那是在1986年5月的一个下午,领导紧急将他从一个工地调回,并派给他一个政治任务——担任工程主任组队建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孙德明接手工程的时候刚好32岁,正值壮年。

孙德明工作的单位是中建一局三公司三处七队,在中建一局系统内称为“王牌军”。既然公司决定派孙德明去,那么修建任务就是责无旁贷的。接到任务后,孙德明立即带领了十几个人赶赴宛平城,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1986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奠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程,国家把任务交给北京市后,北京市政府也相当重视,派出了一名副市长常驻工地,统筹各项事宜。

“我们施工是按照图纸进行的,当时的图纸设计很大气恢弘,很多设计就算放到30年后的今天也不落伍。”孙德明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主流的电器是电扇、冰箱和电视机,那时的空调可谓凤毛麟角,而那时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就设计了中央空调。那时,视频同样也是稀罕物,而整座纪念馆也用上了视频监控。中央空调和视频监控,就算放到现在,也不落伍,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重质量混凝土墙异常坚固

用电钻至今不能轻易打眼儿

“从开工建设到现在,整整三十年了,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工程质量经历了历史考验。”孙德明说。

原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墙体异常坚固,直到现在,要在混凝土墙上用电钻打一个眼儿,也是非常费劲的。

为什么现在浇筑的混凝土墙只要用电锤钻一下,打眼儿并不难,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混凝土墙上打眼儿却费劲儿呢?孙德明说,因为上世纪80年代修建纪念馆时,混凝土配制的砂、石、水、水泥等,严格按照比例来测量,误差接近为零。严格按照比例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相当大。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当年的实验员李立军也有很深的印象。李立军今年58岁,依然在职,目前任中建一局三公司离退办主任。李立军告诉记者,虽然他没有直接赶赴现场进行一线施工,但是他和其他同事一起,每天检测混凝土和钢筋的试块,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由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重点工程,试块要求高,李立军每天都要去工地,开一个大解放车,拉半车试块回来进行养护,测试试块的质量。从现场取回的试块,李立军和同事们还会用压力机压每一块试块,测试试块的受力情况,分析是否合格。当然,由于是政治工程,李立军在检测时,发现每一次检测的试块均是合格的。对此,李立军也有些后悔,“当年真该去现场直接建设,在后方做试块,工作还是太平稳了。”

“如果你走进展厅,你会发现,展厅地面的花岗岩地砖还是当年的,30年了依然保持当年那样的色泽,显得庄严肃穆。”孙德明告诉记者,后来他又去过多次,发现了花岗岩地砖还保持原来的色泽。原来,当年室内展厅地面上的花岗岩铺设也是相当严格的。

对于花岗岩地砖的铺设,李立军的记忆清晰。当年,李立军去现场拉试块时,就看见当时的质检员薛师傅,他头戴一顶安全帽,背着一个帆布包,手里拿着小铁锤,每一块花岗岩地砖都要敲一敲,仔细听声音。薛师傅年龄比较大,是老一代艺人,工作作风严谨,眼睛里揉不进半点沙子,一旦发现有空鼓,薛师傅就会毫不犹豫地说,“这块不行!这里有空鼓!得扒开重新安装。”再一次铺好后,薛师傅还会再次检查是否有空鼓,直到合格为止。质检员的严厉,让所有的施工人员都很佩服:“薛师傅责任心强,给我们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也给了我们大家一种动力,一定要把工程打造成民族精品,经得住历史考验。”

正是因为建设者们精心的施工,展厅地面的花岗岩地砖至今仍能保持原来的样子,现在如果想把地面刨开重新铺地砖,难度则相当大,因为花岗岩地砖和地面已经浑然一体,不容轻易分开。

提及纪念馆的质量,时任工地书记的郭元忠也连连夸赞说:“确实了不起,我们打造了一个精品工程。”

施工队和居民共用城中一口井

不与百姓争水施工队半夜储水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宛平城,还没有通自来水,整个城里就一口井。这口井,也成为施工用水和居民用水的唯一来源。施工不与民争水的故事,后来也传为了佳话。

负责当时水电、消防和通风的高法深回忆,随着施工的进展,需要用水越来越大,而居民用水也一直维持不变。为了防止施工用水和居民用水起冲突,作为工程主任的孙德明主动做出了调整,施工队晚上拉水储存,白天就不再取水。居民看见白天没有施工队来取水,以为施工队有别的办法获取水源,了解后发现原来施工队是晚上在储存水,居民们都非常感动。

当时由于供电紧张,每周宛平城都要停电。可是工期紧张,一旦停电就无法保证按时交工。为此,市政府相关领导每周都来现场看一看,一旦停电,就立即调发电车过来,保证正常施工。

对于当时的住宿条件,高法深说,挺艰苦的。当时施工队住百姓腾退后准备拆迁的小平房里,地方小,还需要住100多人。很快,没有住几天,房屋就拆迁了,后来大家就搬到工棚里住了。

对于当时的饮食条件,郭元忠有深刻的记忆,为了保证大家就餐,项目上临时搭建了一个食堂,中建一局三公司三处七队约150人就在食堂里就餐。每天除了三餐,夜里还有夜班饭,不止一次开饭,主要是为了保证大家在干完活回来后还有饭吃。

其他队伍则在民房里各自支一口锅,自己生火做饭吃,在郭元忠的印象里,当时有4个房间是给其他施工队伍做饭用的。当时做卢沟醒狮雕塑的人,是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当时纪念馆的馆长,则是自己去饭馆买包子吃,每天都凑合着吃饭。

此外,郭元忠还回忆说,那时候的安全帽,是竹子制成的,上至各级领导,下至每一个参建员工都是一样的。

建设纪念馆激发了全民热情

民兵工人每天都来义务劳动

冉国前和新中国同龄,他是10月5日出生的。接到建设抗日战争纪念馆任务这一年,冉国前刚好37岁。

到工地后,冉国前任当时的木工班班长,“接到任务时非常激动,想着能为民族建造一个永久纪念馆,真是热血沸腾啦。当时我同时在三个工地工作,但接到这个任务后,立即以抗日战争纪念馆为重点。”

“木结构工程很关键,一定要保证质量。这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性工程,一定得建好。”很快,时间就到了1986年冬季。不巧的是,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可是大家的热情高涨,冒雪施工成为常态。作为当时的木工班班长,冉国前在想,施工要考虑安全,也不能伤了大家的积极性。冒雪施工显然存在安全隐患。怎么办?急中生智,冉国前想了一个办法,借助他人之口暂时停工保安全,于是,就有了安全部说,继续冒雪施工存在安全问题,让大家停工,这下大家才停下来,等大雪过后,大家又投入到了火热的施工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一个重点工程,消防设施必不可少。作为木工班长,冉国前领了一个消防池的建设任务。另外一个消防池由于联合力量无法完成,便又交给了冉国前。这下冉国前的担子更重了。很快,消防池的抢顶时刻到来,指挥部要求3天后的12点必须交工。

面临压力,冉国前只能用加班加点来保证工期。“那时真的是受苦,太疲惫了,每天晚上12点回家,一早就得出门。不过,我感觉付出很值,为了中华民族不忘记历史,我的付出永不后悔。”最终,冉国前提前20分钟交工了。

作为当时的项目书记,郭元忠的任务是负责稳定队伍、接待其他单位人员和组织解放军、民兵义务劳动,在1987年90天会战中,郭元忠也是忘我地投入。郭元忠家离纪念馆很近,每天他都骑自行车上下班。但每天郭元忠都是清早走、夜里才回家,他根本没有时间注意季节的变化。直到一天下班时间早,他才惊奇地发现,“怎么树叶一下子都长这么大了,我明明记得树木是光秃秃的。”

回忆90天会战的情况,郭元忠说,会战时,参建工程的人辛苦,有的一个礼拜才洗一次澡。

建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当时是全体北京市民的一件大事,有很多单位组织人前来参加义务劳动,纪念馆的建设,也掀起了全民参与的热潮。郭元忠清晰记得,从1986年挖基础开始,义务劳动人员就从来没有间断过,1987年3-6月时,每天来参加义务劳动的解放军、民兵和各方面人员相当多,差不多每天都有300-500人,他们自带干粮、自带水,不给工地增加压力。

挖沟、运土、码管、铺管、清理现场……现场的活虽然比较艰苦,但来参加义务劳动的没有一个不满怀热情的,他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

麦苗代替草坪绿化

提前一天胜利交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绿化草坪还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1987年6月底7月初,工程临近尾声,也到了快要交工的日子,但是现场还很乱,还没有绿化。怎么办?按照工期,必须在7月7日投入使用。这下可急坏了现场的施工人员。

“用麦苗代替草坪吧。麦苗生长期短,很快就能长出来。”团队的智慧给出了答案。

时间不等人,说干就干,大家找来了麦种,在需要绿化的空地上撒上了种子,并浇水。

“第一天,麦苗没有什么动静。第二天,开始发芽。第三天,麦苗已经长出来。等到7月7日开大会的时候,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很好,起到了很好的绿化效果。”郭元忠说。

1987年7月6日,“七七事变”爆发50周年前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了。纪念馆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整个台基有8级台阶,象征全国人民8年抗战,二进台基有14级台阶,象征东北人民14年的抗战。由邓小平题写馆名。

“那天,国家领导人和我们参建者合影了。”孙德明说。

工程主任孙德明在参建完纪念馆后,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纪念馆也被评为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成为北京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此后,孙德明还参建了海淀航天城。2006年,孙德明参建了温州世贸工程,这是中国国内钢筋混凝土第一高楼,达到了330多米。此后,作为中建一局集团领导,孙德明带领一局员工,前去汶川援建,展现央企的责任。

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承建者,中建一局此后也迎来了大发展,承建了以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国贸三期、天津津塔、天津嘉里、俄罗斯联邦大厦、温州世贸等为代表的超高层建筑,以国家游泳中心、沈阳奥体中心、奥林匹克网球中心为代表的大型体育场馆,以京东方、深圳华星光电、昆山龙飞光电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厂房,以沈阳恒隆广场、东北传媒文化广场、杭州高德广场为代表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为社会奉献了众多一流精品建筑,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中建一局”的品牌也随着房建产业的不断壮大而响彻大江南北。

重访纪念馆参建者百感交集

大家纷纷感叹不能忘却历史

2015年8月10日,郭元忠、高法深、冉国前、李立军在中建一局三公司志愿服务者的陪同下,再次返回宛平城,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

“三十年了,重回故地,我感到建筑物依然是那么雄伟。”郭元忠说。“醒狮的位置移动了,原来离纪念馆很近。”高法深说。“台阶上的那两块大石头,是从河北曲阳拉过来的,那两块石头遇水会变颜色。”冉国前说。

重新回到建设的地方,曾经的参建者感慨万千。当年,他们正值壮年,一转眼,就进入了花甲之年。在这里,他们拿出了曾经和同事拍的照片,再次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马超/文 孙妍/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