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元钱,在北京度过4天3夜,不能求助同学和家长,自己解决吃住问题……”包括张阳在内,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10名大学生,来到北京参加校方举办组织的这项“城市生存训练”活动。(8月3日《新京报》)
尽管如今浮躁成风,凡招惹眼球的举动,总不免有作秀之嫌。但我相信这些大学生确实不是为了作秀。每天10元钱,几乎是生存线以下的生活,即使只有4天3夜,也不是轻易能熬过去的。
“现在的大学生自小由父母呵护,缺少与社会接触”,活动组织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迎接来自社会的挑战。确实,现在不少大学生缺乏对社会民生起码的关注,甚至漠然于社会现实,已引起社会广泛的担忧,生存训练践行教育界老前辈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现实,体恤民生,是学与思、身与行的有机结合,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实,生存训练不仅于大学生十分需要,于许多淡忘了生存艰难感觉的人们,也很必要。显然,唯有亲身体验,才会对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国人,感同身受他们的艰难,从而珍惜生活、懂得感恩,于是,得益的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提高,更是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因此,生存训练实在是普遍需要的人生一课,应该蔚成风气。□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