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从农民工到劳模到底有多远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5年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农民工到劳模到底有多远

 

想发展,搭平台;有成绩,给鼓励。这是在京工作的农民工普遍存在的感觉。在农民工成长道路上,如果有了工会助推,他们成长的道路就会平坦些许。然而,从农民工到劳模有多远?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恐怕这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在北京,在各级工会的努力下,就有不少农民工成长为劳模。

【工会助力】

人物1

张士家 工长证助他当上施工队长

“没有工会,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我也不会融入北京。我最早受益的事情,就是工会组织我们参加学习,获得了土建工长证书。今年,我又获得了全国劳模称号,感谢工会的培养。”阜阳市嘉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施工队队长张士家说。

张士家,安徽省寿县三觉镇人。1991年春节刚过,初中毕业的他由于家庭困难,便跟随家乡十几个农民一起进京打工。当时就业机会很少且没有一技之长,也无熟人介绍,张士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到工作,甚至没有固定住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一个建筑工地的钢筋小工工作,虽然建筑工作很繁重、艰苦,但他很敬业、很快乐,还抽出时间学习,所以进步很快。

到北京后,张士家当时所在建筑单位安徽阜阳九建承接了北京金融街投资大厦工程。由于该工程设计造型特别复杂,没有电脑,施工工艺相对落后,所以该工程大边梁从抽样到施工都非常困难,公司一连找了十几个班组都解决不了技术问题,有的工人甚至干了几天连工资都不要就偷偷跑了,公司因此陷入困境。

公司领导十分着急,此时张士家主动请缨,仔细研究图纸、放大样,把平面抽象的图纸变成立体实物,和十几个兄弟一起施工完成了第一条样板大梁,公司得以顺利完成该项任务。他也因此被提拔成为钢筋班长,并带薪送到工会组织的外管学校培训学习半年建筑知识,且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土建工长证。

人物2

刘军 助推计划圆了大学梦

借助工会平台成长的农民工还有全国劳模、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职工刘军。

刘军来自河北省张家口,2000年,怀抱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从家乡来到北京,开始在这个他眼中“极具魅力的城市”寻找机会。2004年,他来到现在供职的这家民营企业,一干就是十年。

刘军告诉记者,那年,工会主席在全公司发了一个通知,介绍助推计划,他看到后特别兴奋。“首先,它是免费的,对像我这样以前想上大学没能实现的人,非常有吸引力。其次,我看了它的课程,安排挺好,就拿我学的建筑管理来说,有20多门课,不仅包含了跟这个专业联系密切的建筑学、力学,还包含了经济学、心理学等,以及我很感兴趣的CAD制图和数据库,这些对我的工作都很有帮助。最后就是,参与这个计划,毕业以后,我还能拿到一个文凭。我觉得这三点理由,足以打动我,就报了名。”

两年多的时间里,每个周末,他都会早早起床,乘公交、倒地铁,从位于清河的职工宿舍赶往南二环的职工大学上课。“很多人都觉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很辛苦,但是我却觉得很享受,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刘军说。

想发展,搭平台;有成绩,给鼓励。

2013年,刘军发明的“配电箱装饰画”获得了西城区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他参与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获西城区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以及北京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人物3

宫成 工作室搞起技术创新

得益于工会的助力,北京市劳模宫成也实现了自己的提升。

宫成出生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平台子村,由于家住大山深处,生活贫困,没能上大学。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他就只身闯荡京城。来到北京后,他先后从事农副产品、生产资料、食品饮料、果蔬营销活动,由零售营销、发展到批发配送,到上世纪90年代的第4个年头,经过7年的打拼,23岁的宫成在中国著名的精品蟠桃大桃生产基地——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建起了果品运销网点。

2005年,宫成创办了北京功成名就果蔬产销合作社,吸收社员会员60户。2008年,合作社建立了工会组织,宫成鼓励60户社员加入了工会,申办了北京市总工会互助服务卡。合作社加入工会组织后,得到迅速发展。宫成靠着工会开展的先进果蔬管理新技术培训和示范,帮助会员应用优良新品种和标准化优质化肥、农药、果实套袋、果品包装箱,把刘家店镇的精品蟠桃和大桃卖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蒙古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当时产品的销售情况,宫成告诉记者,“合作社会员果品产销的效益高出一般市场效益,当年60户合作社会员人均果品增收达3000元以上。”

宫成的举措不仅让合作社农民工工会会员心满意足,就连村民百姓都打心眼儿里佩服他。

在工会的帮助下,宫成还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宫成当带头人。宫成,从一位外地进京的农民工,一步一步走过来,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的大桃远销欧盟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也成为中欧互认的10个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劳模回报】

时刻把感恩挂在心上

成长为劳模后,农民工们也不忘记回报社会。张士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北京市政府对灾民承诺8月5日要让灾民住上明亮、舒适的安置房。当时,一听说建安置房,有些施工队的工人就不去,也有的去干了一天就躲在工地里不出来。

“我去吧,大事不能糊涂!”关键时刻,张士家再一次站出来,他带领700工人开赴现场。当时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仅用两天就完成土地平整,第四天时因连降大雨,建设工地一片泥泞,六天时安置房开始有了一些模样,八天时整齐漂亮的安置房呈现在人们面前。连续八昼夜,在无水、无电、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张士家涉水查看现场,果断调整施工部署,出色完成了150多套安置房施工任务,受到北京市政府有关领导的表扬及当地群众的称赞。

由于抢建安置房,张士家还贴了不少钱。为何要自己贴钱抢建安置房?张士家回答说,“我是一个穷小子,来到北京打工,是北京包容了我,是工会帮助了我,没有把我当外地人,才有我的今天。当北京需要我的时候,我的回报是应该的。”

如今,张士家早已在北京安家了,也融入了北京。

宫成当上北京市劳模后也不忘回报社会。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发展了,家庭收入增加了,自身的人气越来越旺盛了,作为劳模的他更加注重救助困难农民工群体。

一天早晨,宫成开车要去装运果品时,听妻子讲村里有个姓胡的农民工,他76岁的老父亲突发心脏病,因家里经济困难没钱雇车为老人去医院看病,正急得团团转。

得知这个情况后,宫成二话没说就把车开到老人的家里,将其送到大华山医院去抢救。出院后,老人的儿子借来200元上门给宫成当车费,被宫成婉言谢绝了:“你们家里困难我知道。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因为我有车,能帮助你们解决那么点困难是应该的。”

就这样,无论是小微非公企业的农民工还是村民百姓,谁家有困难,只要一开口,宫成准帮忙,无论是借钱还是用车出力,宫成都从来没有拒绝过。多年来,这样的事,就连他自己都记不住有多少次了。

【劳模成长】

干工会帮助更多人

刘军当上全国劳模后,爱上了工会工作。

“像刘军这样在企业踏实、肯干的员工,就要给予相应的岗位和责任,帮助他成长。”基业达工会主席徐相阳告诉记者,大家发现刘军喜欢拍照,而且为人诚恳可亲,所以推举他担任了工会委员会的宣传委员。现在,每当公司召开会议、举办活动,总会看到他背着自己购置的相机,忙前跑后,拍摄活动中的场景,或者同事们开心的笑脸。

去年中秋,基业达举办了一场热闹的职工联欢活动。活动由刘军一手操办。为了让300多名员工开开心心地欢聚一堂,共度佳节。活动前的一段时间,刘军想尽办法动员职工表演节目,还帮他们一步步落实了表演道具、节目音响等环节。

另外,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基业达工会每个季度会组织职工出游,而规划旅游路线的工作,也落在了刘军身上。“这是一个很细致的活,比如去一个很大的景区,哪些地方景色好,怎么玩,怎么走,在哪里休息,哪里吃饭,他都会安排得顺顺当当的。让大家用合适的体力,欣赏到最美的景色,得到最好的体验。”徐相阳说。

“在我们私企里,从事工会工作大都是兼职,需要占用个人的休息时间。但是我觉得,通过参与、组织这些活动,人多的场合我敢发言了,想问题也更加细致了,总而言之,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刘军自信满满地说。

宫成当上劳模后,也喜欢上了工会工作。

2013年,宫成被选为平谷区总工会委员和北京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当上代表后,宫成不负全区广大职工的期望,依然到地头进果园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技术管理服务,高价收购合作社农民工和小微非公企业困难农民工经营的精品有机果品,帮助他们增收致富脱困。

在刘家店镇总工会的支持下,宫成还到镇工会服务站和镇域内小微非公企业征求意见,特别征求困难农民工工会会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向北京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交了《关于健全完善困难农民工社会救助机制的代表提议案》,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也得到小微非公企业困难农民工的赞誉。

□本报记者 马超 陈曦/文 陈艺/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