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失独者”不失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5年7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失独者”不失爱
——探访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善举
栽下一株株树苗,好像在慰藉天堂中的孩子。
插花活动缓解心中的痛。
 

生病,谁照顾?去医院,谁给挂号?做手术,谁给签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因为唯一的子女离世,身心遭受巨大打击,而更为严重的是,当他们年迈体衰需要子女照顾时,却面临孤立无援的窘境。这样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对于失独家庭、失独老人,需要什么关心和照顾?探访中记者发现,政府和不少公益组织正在行动,让失独家庭、失独老人走出悲痛,开启新的生活。

【调查】

忧虑

——担心未来养老问题

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有失独老人7746人,2013年则为8781人。采访中,不少失独老人提到,目前衣食无忧,经济方面没有困难,但却很担心年纪大时的养老问题。

“我也有兄弟姐妹,过年的时候,他们给我打电话让回去过节,可是我不愿意,跟他们没有话说。”失独者温女士略带伤感地说,即便有亲人的召唤,因为不可能忘怀的伤痛,他们更愿意与有着相同遭遇的同命人相处。“没有心理负担,没有戒备,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我们这些失独老人现在在一起活动,还可以有说有笑,可是我们回到家中,就不得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失独者杨先生说,“生病,谁照顾?去医院,谁给挂号?做手术,谁给签字?”

期盼

——心灵关怀更重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心灵上的关注。而这个问题,对于失独家庭更为重要。在采访中,不少人都提到关注、关心失独家庭不仅要重视物质,更要重视心灵的沟通。

“人到老年,突然遭遇家庭变故,儿女去世,享受天伦之乐成为遥不可及的梦,这样的打击太大。”从事教育工作的李煜说。

“刚经历这样的遭遇,一时间不少人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不少老人会变得越来越封闭,这让他们老年生活质量变得很低,令人担心。”李煜建议,建立心灵关注机制,让更多的公益组织加入到关注失独家庭的心灵关怀中。

“作为他们所在的单位、街道、居委会,需要主动进行关注,特别是心灵上的慰籍。当然这种主动的关心,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李煜说,“需要更为专业的人员来帮助,让失独家庭尽快走出悲痛,开启新生活。”

【做法】

“心灵家园”

为失独者筑造爱的空间

唱歌、打球、谈心……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月桂庄园小区内,有个叫“心灵家园”的活动中心,每个月该镇28户失独家庭都会在这“聚会”。

“别看现在满场欢声笑语,当初可不这样。”西红门镇计生办主任胡雪艳回忆,没成立“心灵家园”前,对这些失独家庭还没有系统的帮扶和关怀,只是过年过节带上慰问品去看望。

“每次去慰问,我们心里都犯怵,见到我们就哇哇哭,大部分家庭多年都不能从失去孩子的阴影里走出来。”胡雪艳说,“政府考虑到当初这些家庭为计划生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我们开展调查,发现失独家庭的人不愿意和正常家庭的人接触,如果能把他们聚集起来,或许有更多共通点,建立心灵家园是他们的心愿。”

2013年7月,一个充满温馨、关爱的“心灵家园”建立。80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中心内部有温馨的休息室、专业的舞蹈排练室、相对密闭的谈心室、可供多人同时上网浏览阅读的电子阅览室及设有舞台、影音设备、电动伸缩座椅,还有可容纳百人观看演出的多功能厅。

在没有演出活动的时候,舞台和座椅中间的区域,根据心灵家园成员爱好,设置了围棋桌和象棋桌,画案及乒乓球台。在活动中心前方300米处的地下餐厅,可为前来活动的特殊家庭提供免费午餐。

“开始把这些失独家庭聚在一起,场面非常尴尬,每个人都没心思娱乐,不管工作人员怎么带动,还是沉闷不堪,甚至哭声一片。”胡雪艳只好带着科员们一起想办法活跃气氛,组织多种活动。教书法、学歌舞、练体育……通过交流互动,大家慢慢融入“心灵家园”。

聊天、打球、唱歌……记者探访时,感受到多功能厅里欢乐的气氛,其实整个厅里,每一对老夫妻都曾饱受失独之苦。

赵大妈正和几位老姐妹聊天,当初她是哭得最伤心的一位。“一见到我们、一提伤心事儿就哭,后来赵大妈拿我们当成了精神寄托,特别愿意参加活动,而且很信任我们,遇到棘手的问题总给我们打电话。”胡雪艳回忆,“赵大妈家住顶层,一次下雨漏水,找物业一直没解决,后来找到我们,经过与物业协调问题很快解决。”

失独老人刘大爷,通过三年的心灵沟通,走出最苦痛的阶段。“对心灵家园我很满意,现在镇政府对于我们这些失独老人可以说是关爱有加。”建立心灵家园,老人感受到温暖,觉得生命力更强了。

记者采访当天,还得知7月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西红门镇的失独家庭,将能享受到每月每人免费理发一次、免费入户保洁一次。“这个好!”63岁的李叔叔伸出大拇指,“政府关爱越来越贴心,越来越实惠了!”

公益组织关爱

让失独者成为了志愿者

“那顿特别的年夜饭,给了我活的勇气,改变了我的人生。”回忆起半年前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组织的那次活动,失独者温女士仍难掩激动的心情。

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10月25日,是国内首家关注精神健康、抑郁症防治与知识普及的公益基金会。去年,尚善开展了专门针对失独老人精神健康的公益活动——“关爱失独,暖心行动”,活动还成为政府购买的服务项目。通过暖心年夜饭、暖心植树节、暖心艺术节三大板块,关爱、服务了千余位失独老人。

尚善基金会秘书长伍华介绍,为了把“暖心行动”做好,从2014年6月,就与北京市计划生育协会合作,先期开展了“尚善公益书架”活动,为本市75个专门为失独老人服务的“心灵家园”捐赠图书、报刊。

“通过活动,了解到失独老人喜欢什么书,有什么爱好。”伍华说,捐赠的每个书架上有3本是固定推荐书,另外400元左右的书是根据心灵家园失独老人提供的书单采购,形成个性化定制。在送书、安装书架时,还与社区工作人员、失独老人面对面交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

关爱失独老人,雪中送炭更加珍贵。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过节如过坎,尚善“暖心行动”的第一个活动就做了暖心年夜饭,让失独老人与同命人一起,打开心扉,走出抑郁自闭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植树活动,让老人们用有意义的事填补空虚生活。而包含了花与草的乐趣、画梦培训班、冥想、草地音乐会等艺术交流活动,以艺术安抚了心灵。

“最初,我们要为组织人员费不少心思。后来,参与过活动的老人口口相传,其他人加入进来,还主动帮忙。很多失独老人从受助者转成志愿者。”伍华自豪地说。

温女士参与过一次年夜饭活动后,成为志愿者。现在,她更成为了尚善的员工。她的老家在内蒙古,孩子去世后,家就成了一个概念,于是漂泊到了北京。到北京后,她很快找到一份相对轻松、报酬也不少的工作。但她始终不开心,也从来不会跟同事讲自己过去的经历。之后,她连续跳槽,最长的一次,在一个单位待了还不够半年。

今年尚善组织的“暖心年夜饭”活动中,让她很感动,还义无反顾的投身到帮助其他老人的工作中。“不久前,暖心艺术节开展冥想活动,我邀请了一位始终走不出心理阴影的姐姐参加。活动后,她的朋友意外发现,她竟然又会笑了。”温女士开心地说。

杨先生曾在媒体工作,摄影基础不错。在参加过尚善组织的一次“暖心植树节”活动后,他从受助者变成志愿者。现在,每次尚善组织大型活动,他都会充当摄影师。“尽管我们很不幸,但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

“在设计‘暖心行动’时,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失独者自助互助的平台。”伍华说,能从失去孩子的伤痛中走出来的失独老人很少。失独老人作为志愿者,与同命人更容易建立联系,比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更容易把还没有走出来的失独者带出来。

最近,尚善为失独老人提供的服务又被纳入了新一期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的活动形态、内容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开展,我们希望把活动变成持续的服务。我们正在探索政府、公益基金会和社会三者结合的服务模式,今后,会与更多的社会组织、社区合作。希望好的模式得到复制,扩展到更多城市,服务更多失独老人。”伍华说。

政府保障

让失独老人老有所养

西红门镇对于失独老人的帮扶工作形成了制度上的保障,2013年出台了《西红门镇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的意见》,对达到退休年龄的失独家庭父母每月发放500元的扶助金。

“随着这些失独父母的年龄增长,下一步的养老问题是他们非常关注的。”西红门镇计生办主任胡雪艳说,这个问题也是西红门镇政府正在着手研究的,之前已经下发了关于失独家庭养老的问卷调查,之后相应的政策、配套设施或许就会制定下来。“政府已经想到前面了,最终的结果肯定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与此同时,本市将出台失独老人接收方案,由公办养老机构兜底,其中北京市属第五社会福利院将改造成为首个专门接收“失独”老人的示范性养老机构。

第五社会福利院位于朝阳区华严里地区,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办的一所高档市级老年福利事业单位,拥有床位450张,全院养老功能齐全,并有保健医疗基础设施,为老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五社会福利院原本接收的都是健康老人,在转变为“失独”老人养老院的过程中将遵循“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今后将不再接收其他老人,慢慢过渡为一个只接收“失独”老人的福利机构。

目前,第五社会福利院接收失独老人筹备工作及机构资源整合工作进展顺利,相关部门已就失独老人的界定、收住条件和供养需求等展开调研和座谈。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陈曦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