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美睡姿”医生只属于蒋丹们
打击医托诈骗 亟需标本兼治
消除就业歧视 按下法治“快进键”
把好公共泳池卫生关不是小事
高校名字改得好 不如教育抓得牢
假录取通知书 到底从哪来的
路边的水果 也不能乱采
“探孙权”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击医托诈骗 亟需标本兼治

 

北京警方针对今年以来本市“医托”类诈骗警情较为突出的情况,于7月6日会同相关单位,成功侦破特大“医托”诈骗案,一次抓获涉案嫌疑人150名,其中“医托”80余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0余名,收缴账本、电脑、药品等大量涉案赃证物。这是本市有史以来打击“医托”诈骗犯罪规模最大,抓获人数最多的一次。(7月9日本报3版)

几天前,媒体曝出北京一家叫百德堂的中医院用“医托”骗人,“包治百病”,一副20元中药卖到两千多元,而“医托”跟这家诊所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000元。

这种天怒人怨的骗子行径,无疑令人不耻,需要严加治理。现在公安部门抓了这150名利用“医托”行骗的人,自然大快人心。但治理这种骗子行径,需要标本兼治,从各个层面入手。

首先,公安司法机关要加大治理力度。应当看到,靠“医托”谋利的医院,鲜有正规大医院,都是些不入流的医院。这类医院规模很小,只是请几个大夫,雇几个护士,招一大批“医托”,就开张了,而且其目的就是开些“吃不死人、治不了病”的药,高价卖出,借以敛财。

这种草台班子,连一般医院所具有的化验、放射、住院等设施都没有,只要稍有经验,就不难发现。对于群众难以发现这类医院行骗,公安及医疗卫生监督机构只要日常监管得力,各部门加大配合,骗子医院和“医托”是难以容身的。而“医托”能大大方方地活动于各地,与监管者的失察和不作为有很大关系。

其次,要为患者到正规医院治疗提供良好的服务,尤其要完善转诊流程,让患者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很多患者到北京等地治病,通常都是在当地没办法了,才千里迢迢到北京的。到了偌大的北京,很多时候两眼一抹黑,即使到了正规医院,由于治疗资源有限,患者众多,排队、候诊时间过长等因素,都会消磨人的耐心,催生急迫心理,给骗子以可乘之机。再加上“医托”都以病友身份出现,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等到发现真相,则悔之晚矣,不仅花了大笔金钱,还耽误了病情。

如果国内各地医院都做好医疗转诊的对接,让患者在去外地之前就对所赴正规医院有充分的了解,并安排好就医时间,绝不至于让患者产生盲目心态,从而在大城市到处乱撞,即使进了医院也难以被很耐心地安排就治。应当说,“医托”对患者的“服务”,在患者看来很可能有很大的安抚和指导作用,虽然这种指导是以骗人为目的,但如果大医院有相同的指导和安抚,而不是让患者胡乱摸索,还可能轻易地被骗子所误吗?

再次,实现医疗资源均等化,才是治理“医托”的长策。人们之所以到北京等大城市看病,无非是当地医疗水平所限,难以就近得到优质医疗服务。如果各地医疗都基本均等化,多数疾病当地就能消化,何至于要跑到自己不熟悉的外地大医院去?如此一来,也就不会让各大城市的医疗机构人满为患,从而给“医托”以可乘之机。

总之,“医托”就是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医疗不均等的综合产物,只要医疗等机构能够在医疗信息的发布上多下功夫,通过网络及其他途径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各地医疗机构都能互通有无,做好医疗转诊流程的对接,“医托”自然无存身之地。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监管者和公安等部门大力合作,对“医托”骗人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这种光骗人不治病的行径终会消失。

□瞿方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