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中专时代》 追忆似水年华
《凭什么我爱你》
《东北往事》
与《平凡的世界》 结下三次不解之缘
《杀破狼2》: 动作及格剧情杂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中专时代》 追忆似水年华
——专访职工作家张瑞海
 

说到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记忆。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恢复高考后,不少人再次步入学堂。他们中有的成为大学生,同样有人考取中专。对于当时的中专生活,表现的文学作品非常鲜见。不久前,一部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中专时代》,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故事。近日,记者专访了该部小说的作者张瑞海,倾听创作背后的故事。

记者:对于文学、写作,您有着怎样的情结?您的文学之路,又开启于哪个时代?

张瑞海:我爱好写作、喜欢文学。可以说,我在学生时代就与文学结下不解的渊源。早在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已经开始尝试着写作。那时候我生活在平谷老家。平时,就常常听到村中不少老人讲民间故事,题材很宽泛。我听得津津有味,边思考着,边用笔记录并且加工这些民间故事。上初中后,开始将收集的平谷农村流传的民间故事,进行加工创作,让故事变得更充实,用白纸订出几个厚厚的本子,放学后,我在屋中支起个凳子,趴在墙柜上就开始写,一写就是几个小时。我的母亲常常说,这孩子是着写作的魔啦。

记者:在您的青年时代,电视网络都没有,您是怎么增长自己的文学知识?

张瑞海:我爱看书,喜欢文学,崇拜不少优秀的作家。学生时代,主要以看书、听讲座来求学。当时,文化馆会请作家来讲座。得知消息后,不管多远我都会赶去听。

记者:您的这部《中专时代》描写的中专时的故事,您曾经考上过中专,这个时期,您又是怎么继续文学创作的?

张瑞海:1982年,我考上中专但我学的是理科,来到沈阳铁路机械学校,但文学之路没有断开。在学校我继续创作,还坚持看《小说月报》等不少文学刊物补充自己。到学校后,不久有个征文比赛,我不仅参与还获得一等奖。老师还让我担任班中的宣传委员。此后,在学校里成立文学社并办起刊物《晨露》。毕业分配到昌平机车车辆厂还组织办起社团刊物《朝露》,把工厂的文学青年组织起来。

记者:《中专时代》这部长篇小说,有着怎样的创作过程?创作中有没有什么困难,打没打过退堂鼓?

张瑞海:这部小说是在我中专毕业后开始创作。其实在上学的时候,就开始酝酿写这部小说。当时,我做了大量资料积累。通过日记,记录每天发生的事。1985年7月毕业后,我就开始动笔写这部小说。白天上班,晚上创作。那时没有电脑,都是用钢笔在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11月完成整部小说初稿达到20万字。第一稿完成后,就放在那里。半年后,开始修改完成第二稿,有不少新的想法产生。直到书正式出版前,还在编辑的建议后,增加两处内容。写这本书的初衷很简单,是记录中专这个人生中比较重要的阶段,还有我爱好文学,思考着有个作品能实现这个文学梦,留给自己,也留给大家。其实文学创作是很痛苦的,尤其是你在对人物的设置安排上,需要花费脑筋思考。困难在于,怎么让人物关系变得更顺畅,这种顺畅不是作者主观感觉顺畅就合格。人物心理刻画要让人感觉自然。为读者看的时候不痛苦,作者创作会很痛苦。虽然创作是个痛苦的过程,但作品完成是个快乐的结果。

记者:对于年轻人创作小说,您有什么分享?您考没考虑过将这部小说拍成电视剧?最近有没有新的创作计划?

张瑞海:文学创作需要多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你要热爱生活、揣摩生活。我常说,若将天地常揣摩,妙理终有一日开。这包括文字功底的积累,要多看优秀作家的作品,还要多写。我思考过如果情况允许,期待这部小说能拍成电视剧,通过更多媒介,让不同年代的人感受这个故事。我正在计划写一部反映60后人的故事,年代跨度比较大。

□本报记者 盛丽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