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医院里都能用什么卡?京医通卡、银医卡、社保卡、就诊卡、居民健康卡……卡多了,就医的便利性反而被“卡”住了。市卫计委在近日举行的人口健康信息会工作会上透露,今后,医院里的各种卡将逐步合并,最终统一为北京通卡。今年年内,本市将率先启动居民健康卡、京医通卡、北京通卡的三卡融合。北京通卡将先发放给270万新农合参保人员。
据介绍,北京通卡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健康领域,将来,北京通卡还将接入金融、交通、养老、教育等功能。按照目前的设计规划,“北京通”卡将分为北京通(社保卡)、北京通(基本卡)和北京通(临时卡)三类。今后,居民健康卡将并入北京通(基本卡),京医通卡将并入北京通(临时卡),北京社保卡将并入北京通(社保卡)。
另据介绍,今年,本市将实现本市户籍夫妇一孩生育服务网上登记,逐步实现二孩生育服务证网上办理。本市户籍的夫妇在网上登记相关信息后,经过一定时间审核材料,即可办理生育服务证。不过,网上登记后生育服务证究竟如何下发,仍有待研究。由于生育证涉及到落户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和公安部门进一步沟通。居民电子病历今年年内将实现30家三级医院与5个区县的互联互通,互通信息包括辖区内的全员人口、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三大类数据库。电子病历在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的共享,有望在3至5年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