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我从正排级的团保卫股干事破格提拔,调到三营任八连指导员。
从正排职直接任命正连职,部分领导是有争议的。一是政治处比我军龄长、且是副连职的干部有数人。每个连还都有副指导员,也是副连职。累计下来,基层和机关有几十名副连职干部。按照常理,应该从副连职政工干部中选拔。
团政治处组织股长老董调任三营教导员,下辖八连缺个指导员,他点名要我去。后来,干部股长老马告诉我:师干部科曾来电话,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考察我,结论是德、能、勤、绩均优。就这样,我走马上任到了八连。
有一次,我们团政委去军区培训回来告诉我,经了解,我不单是全师最年轻的指导员,还是北京军区所有连队中比较年轻的指导员。在我担任指导员的两年期间,我们这个全团垫底的后进连队,经过努力跨入了先进行列。
为了增加干部战士的凝聚力,我设法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与战士打扑克时,一名老兵说:“指导员,如果我们都剃秃瓢,你敢吗?”我说:“没问题!”于是,连队理发员一夜没闲着,第二天早晨,从战士到干部,个个剃成了秃瓢。没过几天,在礼堂看电影,按照部队的要求统一脱帽,在灯光底下,我们这一方阵是清一色的秃瓢。
轮到八连唱歌的时候,我这个秃瓢指导员亲自指挥打拍子,在一千多人的礼堂里,八连的战士嗷嗷叫,洪亮的歌声似乎要震破礼堂。那种士气,那个精气神,是一般连队达不到的。团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后来我们的连队被誉为“钢八连”。
当年部队号召把战士培养成军地两用人才,为的是战士复员后,能适应地方的生活、工作节奏,尽快就业。在我的提议下,八连成立了一个摄影班。连队垫资添置了照相机、印像机、放大机,还设置了一个小暗室,专门为干部战士照相。
还别说,这个照相班很火,很多战士都想持枪照相留影。尤其是刚入伍的新兵,对武器很感兴趣,从家里带来的钱比较多,花不完,于是就拍了不少持枪、操炮的照片。摄影班的照相机没有停着的时候,三天就收回了摄影器材等成本。白天照相,晚上加班印像、放大,第二天早晨,战士们就能取照片。摄影班的工作,不仅受到了战士们的欢迎和称赞,还为连队增加了不少经费,战士也学到了一门技术,得到了团领导的多次表扬。后来,摄影班的几名战士复原回到家乡,先后在乡镇开办了照相馆以此为业。
□王桂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