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原名刘志贤,吉林长春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曾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长、中共冀察热辽区党委秘书长、平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等职。
曾是“一二·九”运动学生领袖的陆平一直渴望到抗日前线去,1940年,机会来了。这一年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一年,日伪不仅对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还频繁扫荡。陆平是打游击、反扫荡的一把好手,春节前后,他穿着八路军军装,来到太行山区武乡县前王家峪村,进驻北方局。
1941年8月,日军调集5个师团、6个混成旅和一部分伪军,共10万余人,在空军配合下,采取“分区扫荡,逐个歼灭”的方针和“梳篦式清剿,分进合击”的战法,分13路向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和平西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一举摧毁晋察冀军区所在地,消灭八路军主力部队。陆平等与平西军民奋起反抗,当年10月,秋季反扫荡斗争取得胜利,两个月里进行了大小战斗814次,共消灭日伪军7400人,俘600余人。
反扫荡胜利后,陆平等回到平西地委所在的计鹿村。环顾遍地焦土,陆平等陷入沉思,该如何应对敌人频繁的扫荡和经济封锁。陆平等负责人决定召开平西地委扩大会议,总结反扫荡的经验教训。计鹿会议之后,平西的形势发生根本的转变。敌后武工队、锄奸队活跃在敌占区,三路进军,就像三把尖刀直插敌人身后,一下子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和经济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