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施工现场路面硬化采取可循环使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技术,到手机网络化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就连临时消火栓系统都用正式管道代替,中建二局三公司门头沟新城项目施工中绿色环保新风劲吹。
路面硬化实现模块化
“现在咱们脚下的混凝土预制板路面是从上一个项目运过来的,一个预制板能循环使用3到4个项目,仅此一项就能节省数万元。”项目经理崔东柏告诉记者。
崔东柏说:“我们使用的模块化预制板每块长2米、宽3米,重约2.5吨,只要在同城周转,从运输到安装只需两三天。与过去相比较,时间大大缩减,人员、施工成本大幅减低,实现了路面硬化模块化,可谓一举多得。”
这一办法改变了过去路面硬化采用的传统现浇混凝土。传统做法不仅花销大,再加上干燥、打磨等程序,至少需要10到20天,等到项目结束后,铺设的路面混凝土还得根据现场设计要求,大部分都得刨开扔掉。一个项目的道路硬化少则2000-3000平方米,无形中就产生大量待消化的建筑垃圾。
手机实时查看现场画面
“李工,今天吊装难度大,不行咱再派两个人过去。”在办公室的崔东柏一边看着手机,一边用对讲机指挥着现场工作人员。
他没在现场,也没在监控室,怎么对现场的情况了如指掌?原来奥妙都在崔东柏的手机上。为了能随时了解到现场情况,项目部现场都改用IP网络化摄像头,只要有网络,打开手机监控软件,在哪儿都能实时查看到各个摄像头拍摄到的现场画面。
据了解,过去的施工现场都采用有线摄像头,不仅布线麻烦,管理人员也只能在工地监控,室内查看,对人员活动范围局限性较大。崔东柏形象地说:“我现在不管在哪儿,基本都开着手机监控,我觉得施工现场就如同我的孩子,生怕出现一丝闪失。”
正式消防管道一步到位
在新城项目用正式管道代替临时消火栓系统,这一创新之举是别的项目所没有的,它实现了消火栓系统一次到位。
目前,许多项目施工时铺设的都是临时消火栓系统,等到大楼建成后,再逐段拆卸,然后换上正式消防管道。拆卸下来的管道由于磕碰、损耗等原因,大部分都无法再次使用,全得做废品处理,既增加施工成本,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铺设正式消防管道也存在着较大的设计风险,一旦甲方变更管线,哪怕只是一小段的变更,都有可能引起全楼的管道作废,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项目部多次与甲方沟通,并与各施工队共同反复确定管道的施工方案,最终经过数周协调,光方案就出了五六份,消防管道终于一次铺设到位,仅此一项就节约20多万元。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闻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