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与工会有缘 我和劳模有约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5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或许在你现在和曾经的工会工作中,有无数个细节如同过眼云烟飘过。但总会有一些小故事伴随着某些物件、某些人和某种符号留了下来。比如一次活动、一个日子、一张照片……
我与工会有缘 我和劳模有约

全国劳模谢亚平(中)带领两个徒弟在机台操作
本文作者(左)参观谢亚平曾经工作过的织布机
 

我和工会有缘。1951年,吉林市总工会组织部把我的档案从北山小学送到李茂林主席的写字台上。这位1946年在我家乡榆树县育民村的土改工作队队长,看到我简历上的原籍也是这个村,便立即批示“同意调入”。从此,我从一名小学教师当上了工会干部。

迈入工会门槛就与劳模有缘。1952年5月,市总工会门前的松花江畔,柳绿花红。在全市劳模大会上,我为省特等劳模、吉化公司管道工人李国才撰写的发言稿《要和时间赛跑》引起了巨大反响,赢得了现场掌声不断。

1963年,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吉林市委作出决定:向雷锋式工人、省特等劳模李国才学习。市委决定把我从市总工会调到吉化公司工会,专职为李国才写材料。

李国才绰号“革新迷”。有一天,他爱人让他到粮店把供应的3两豆油买回来。李国才在回家路上想着油压机漏油的事儿,把豆油瓶子掉地下打碎了都不知道,我马上回家把这个月的豆油拿来给他顶上了。走进劳模,体验劳模,才能歌颂劳模。我写的长篇通讯《雷锋式工人李国才》在《松花江日报》上用两块版的篇幅刊发。

1967年,中央任命全国劳模李国才为石油化工部副部长,我担任秘书随同进京。

1980年,李国才退休了,组织上满足了我“回娘家”的愿望,调进全国总工会经济工作部。我的生命似乎为劳模而来,人称“劳模轿夫”,别号“轿夫文苑”。离开一个劳模,来到千万个劳模之家。从此树立劳模、服务劳模、宣传劳模成为我的使命。

我采写的劳模稿件大多在新闻媒体上发表。仅新华社播发我撰写的通稿就有:反映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井公司事迹的《劳模班子颂》(1989年5月新华社《每日电讯》刊登)、反映吉林省吉林市医药药材公司总经理杜丽华事迹的《杜丽华锐意改革使企业更上一层楼》(1992年8月27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刊登)、反映四川泸州天然气化学工业公司党委书记程广丽事迹的《职工给她三块金牌》(1995年5月新华社《每日电讯》刊登)等。

1997年,我把报刊上见报的歌颂劳模的文章搜集一起,出版了歌颂劳模的专著《人生存折》一书。著名作家顾笑言作序《为工人阶级唱赞歌的歌手》。人民日报、新华社发表出版消息指出,“作者宋木仁既是工会干部出身的记者,又是记者出身的工会干部。正是由于这两种职业兼之的特点,工矿企业成了他写作的偌大空间,劳动模范是他文章的第一主人公。”

1993年,我离休之后,在一个内部材料看到一条信息,浙江省上虞市棉纺织厂女工、全国劳模谢亚平考大学只差7分落榜,我自费赶赴浙江了解情况。谢亚平在报考大学之前,参加浙江省人大代表会议,生产三班倒,没有时间复习。我到省委向主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卢展工做了汇报。三天后省劳动人事厅向杭州大学发了《关于破格录取谢亚平上大学的通知》。对此,我写的通讯《一个没有学号的女大学生》在《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四年后,谢亚平以优异成绩拿到毕业证书,新华社播发了我写的《谢亚平圆了大学梦》的稿件。

半个世纪的历程,我与工会有缘,缘在工厂车间;我和劳模有约,约在轿夫文苑。从迈进工会大门的18岁到今年的82岁,我在夕阳下唱一首朝霞曲:工会日月光辉灿,我是星星眨眨眼。特色号角震天响,退伍老兵往前撵。劳模情怀驻心间,复兴路上霞漫天。劳动托起中国梦,劳模精神传万年。

□宋木仁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