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3上一版  下一版4
 
和死神 争夺生命的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5年4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死神 争夺生命的人

王华为刚刚手术抢救过来的患者进行复查。
午夜,忙了几个小时的王华刚想休息一下手机又响了。
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手术情况,王华顾不上吃晚饭。
每一位患者做完手术,王华都要和家属讲述病情、交代注意事项。
刚抢救康复的张孟林老人见到王华,不住地为她医术点赞。
王华是值班主任,每天要随时巡诊掌握病人情况。
 

“一天24小时待命,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随时准备接诊。”王华的眼里有些血丝,但依旧精神抖擞,从前一天早8点接班开始,她已经连续工作超过了24个小时了。“到现在我们已经接诊5位病人了,昨天后半夜基本没睡。”4月16日、17日,记者两次来到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探访心脏专科医生工作背后的辛劳与付出。

今年38岁的王华,到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工作已经是第11年个年头了,经她手治疗的患者少说也有过万人次。记者来之前她刚刚做完一台微创手术,为一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安装了冠状动脉支架。她告诉记者,心脏科的病人不同于其他科室,时间是治疗抢救的第一要素。所谓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心肌一旦缺血20分钟便开始坏死,不及时抢救,一条鲜活的生命转眼就会消失;或者即使抢救过来,坏死的心肌也难以恢复。

9点30分,CCU病房外一阵嘈杂,一位病人在4名家属的陪同下被推到病房护理区作进一步的观察。“大夫您给看看,他难受啊,现在能做‘搭桥’手术吗?”一位病人家属拉住走到身边探视的王华不住地问。“现在还不行,得等一个星期。”“干吗等这么长时间啊?”“他急救时发现心肌水肿,现在先得等应激反应下去,才能做手术呢。不过您放心,我们会尽全力缓解患者的痛苦。”听了这话,病人家属点了点头,情绪似乎也稍稍稳定了一些。

向助手交代了注意事项后,她又帮同事开始查房。穿梭于病房之间时,王华对记者说,“每一次诊疗都是一堂科普课,你不能什么事情都等患者或家属来做决定,必要时给他们最需要的建议。”王华表示。谈到对患者心理的把握,王华说自己只是做到了将心比心。

2006年,王华的父亲就因突发性心律不齐去世,发病时间不到50分钟,王华甚至没能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她说,自己望着抢救仪上呈直线状的心电图时,内心的不舍与自责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因此,王华总能用高效的表达,为患者和家属节省时间。

看到一名病人正办理好手续准备出院。“要回家啦?”王华伸手帮他拉好衣领,叮嘱要多锻炼、多注意生活习惯。听着王华的话,病人脸上满是笑容。

王华说,“每次一看到患者健康出院了,我就觉得我和同事再苦再累都值得!”

□本报记者 李睦/文 周世杰/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