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娘家,人们感受最多的就是温暖、亲切。及时帮忙解决困难、不忘送去浓浓祝福……工会组织给职工带去的多重关爱,让职工感受着娘家味儿。
【探访】
地铁7号线广渠门外站区: 多种生日祝福感受娘家关爱
“祝你生日快乐……”4月9日中午12点,站区会议室中格外热闹。在这个短暂的休息时间,站区助理安洪宇在11位同事的陪伴中,度过自己的生日。
不仅是安洪宇,在地铁7号线广渠门外站区,每位员工都能在生日当天收到多种祝福,感受到这个集体带来的浓浓的娘家关爱。而这些祝福的背后,有着站区领导们和同事们的付出。
在站区区长张爱华的手机中,有一个特殊的软件——生日提示软件。这是他为站区150名员工特意安装的。根据员工档案,梳理出员工的生日日期和手机号,然后再输入到手机软件中。生日当天,软件会发出提示,张爱华就开始为过生日的员工发送祝福短信。
“这个短信内容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编写,张区会根据每位过生日员工的性格特点,个性化编写短信内容。”广渠门外站区副书记张艳说。
不仅会收到站区区长亲自发来温暖的生日祝福短信,广渠门外站区过生日的员工,还能感受到值班站长和班组成员的生日祝福。“站区会在值班站长会上,提示值班站长关心班组员工生活,班组会根据具体情况,比如买个蛋糕,下班后在值班站长室举办个生日会,用这些方法为过生日的员工送关爱,这更是凝聚班组的方法。”张艳说。
虽然只是个班组小聚会,生日蛋糕不是很大,但手捧蛋糕,听着生日歌的员工们心中感到很快乐。“这会让员工感受到集体的关心,让他们有种存在感和归属感。他们的心情会变愉快,这种愉快会传递到工作岗位上,传递到服务乘客身上。”张艳说。
除去生日祝福短信和班组生日会,广渠门外站区过生日的员工还能在站区出版的刊物中,看到站区送来的祝福。“站区的半月刊,会有专门的版,来刊登近期过生日员工的名字。这么做会让几个人的快乐,可以分享到整个站区。”张艳说。
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
制度保障让工会关爱长效开展
“只要职工生病住院,就会收到来自企业和工会的慰问。”说起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关爱员工的福利项目,该公司工会女工委员刘玉春如数家珍。“现在,关爱员工的项目都已经制度化了,服务也更加适应职工需求,便于长效开展。”刘玉春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打开公司的网站,找到这个所有职工随时可以查看的公开制度——《员工福利及关爱管理规定》。
“娘家人的关爱务必要确保长期连贯性,这样才不负职工的期望。”刘玉春笑着说。翻开这个《规定》,刘玉春表示,《规定》中的部分项目是企业工会一直都有落实的服务,就拿职工生病住院,企业送去慰问的项目来说,已经坚持很多年了,但即便如此,该服务项目在职工中的影响力和知晓率也并不太大。
“以前,这项服务项目没有公开扩大宣传过,只有部分职工了解,并在通过申请后才能享受到该服务,而工作在岗位一线的员工,因为信息渠道不畅通,自然就少有享受。”刘玉春说,2013年,《员工福利及关爱管理规定》出台,职工生病住院慰问服务也纳入其中,公示后,全体职工都了解到了该项服务,只要职工的申请通过批准,就可以收到100元到500元不等的慰问金。
据统计,仅2014年,青岛啤酒三环公司就有50多名在岗职工享受到了生病住院慰问的服务。
同样制度化的还有一条“员工病故、员工直系亲属病故,工会将向其发放安抚金。”刘玉春介绍,出于人文关怀的角度,这条关爱服务是在《规定》出台的同时,第一次发布的,执行时间不到2年,但收到的反馈却十分明显。
一位刚刚失去亲人的职工,说起这份关爱,声音都在颤抖,“没想到在我最脆弱的时候,还能收到来自企业,来自工会的关怀。逝者已去,生者节哀。”据统计,2014年,该公司25名职工享受到了此项慰问。
除了这些关爱项目外,在青岛啤酒三环公司《员工福利及关爱管理规定》中,记者还看到相关内容涉及职工体检、困难职工及困难党员慰问、金秋助学、生日祝福、爱心餐桌等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金秋助学项目,青岛啤酒三环公司规定,员工子女考取大专,企业奖励500元/人·年;员工子女考取本科以上的,企业奖励1000元/人·年。
天普集团:
工会操办婚事成了真娘家
去年8月8日,天普太阳能集团的工厂大院,娶媳妇、嫁闺女,好不热闹。大半年过去了,员工黄文慧已经是挺起肚子的孕妈妈了。“没事儿我就翻翻公司给做的婚礼相册,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黄文慧告诉记者,集团工会给职工办集体婚礼,忙前跑后,比她的娘家还上心,还操劳。正是因为工会为她操办了终身大事,在黄文慧心里,早已拿工会当成了真娘家。
与一些企业不鼓励员工谈恋爱的举动相反,天普集团特别注重员工的感情生活。天普集团工会主席程元义介绍,每个双年份的8月8日,天普集团工会都会出资为员工举办集体婚礼,奇数年如果或者想要结婚的年轻男女超过3对,集团工会同样要为这些有情人举办集体婚礼。“我们第一个办婚礼的员工孩子已经上大学了。”
去年的集体婚礼格外喜庆,集团工会为黄文慧在内的6对新人举办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传统文化婚礼。“敲锣打鼓,吹唢呐,新郎官头戴顶纱帽,身穿唐代大红袍,大红轿子里坐着头顶红盖头的新娘,这场面只在电视里见过,可我不但亲身经历了,还成为了主角。”黄文慧回想起结婚当天的场面仍一副陶醉的样子。
其实,举行婚礼之前,黄文慧的心里一直犯嘀咕,她和爱人的老家都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村人,让父母来北京参加婚礼人生地不熟的,别再出什么差错。结果,圆满的婚礼让黄文慧的顾虑显得很多余。“我家一共来了10口人,公司车接车送、安排吃住,全程都有专人陪着,把我的家人照顾得非常周到,双方父母感动得不行。”事后,黄文慧的父母老说,公司的同事都非常亲切,忙前跑后的,一点儿不见外,真像咱家自己人一样。
的确,六对新人的集体婚礼,成了整个天普集团的大喜事,全厂1000多名职工都添了一份力。工会副主席郭凤廷是迎亲仪式的司仪,他告诉记者:“从前面的乐队到后面的轿夫,都是我们的员工,6对新人的婚礼全体天普员工都跟着忙活,大家伙像家人一样儿,为他们张罗着,酒席上的服务员,后厨的大师傅全是咱自己人。”
“8月8日举行婚礼,工会3月份就开始筹备了,订婚纱照、订婚庆,5月份带着我们去拍婚纱照,再到布置会场,安顿亲友团,这些本该我们自己操心的事儿工会全揽下了。”黄文慧说,她觉得工会担起了她娘家的角色,让她一点儿都没感觉到结婚是件累事儿。
最令她难忘的是,公司决定举办传统婚礼的用心良苦,传统婚礼上的各项流程,让新人们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家和万事兴”、“孝为先”、“平常很少有机会能给父母磕个头,婚礼上我和我的爱人一同跪在父母前的那一刻,其实我心里早已泣不成声。”黄文慧说。
今年的8月6日就是黄文慧的预产期了,正好是结婚一周年的时候这个小家庭又将迎来一个新生命。和她一样,6对新人中,有3个新娘子都有孕在身,而且预产期都差不多。“自己想想都觉得很有意义,天普工会真是在我人生重要的时期增添了美好的印记,我将终身难忘。”
【观点】
关注员工增强归属感
张艳 地铁7号线广渠门外站区副书记
工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不仅能让职工发挥他们的特长,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娘家关爱。近期,站区正在准备摄影展。平时,站区就注意收集员工的摄影作品,已经收集百余张。这次的摄影比赛,作品都反映的是员工工作中的场景。这个活动,不仅能展示员工摄影特长,更能体现站区对员工的关爱。现在的年轻人,自我意识强,需要站区领导、其他员工关注。关注时要注意时机和关键点。对他的一个关注,能触动他,让他体会到归属感。有的员工身体不适,关注他,帮他换到工作量较轻的岗位,会让他感受到娘家关爱。
明确关爱职工服务项目
刘玉春 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工会女工委员
其实,我一直强调,关爱职工的服务项目只有更加公开和透明,才能保证其服务质量。我们通过厂务公开的平台,将关爱职工的服务项目广而告之,让职工明确申请渠道,让享受服务变得简单一点。此外,所有的服务项目要做到统一标准,一视同仁。不管是生产一线的职工,还是管理岗位上的职工,相对透明的服务项目,让每一名职工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温暖。
用“家文化”筑起职工归宿
程元义 天普集团工会主席
天普工会一直以来都在提倡“家文化”,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是我们的家人,所以这些年来,不管是“婆家”还是“娘家”,工会都在担当“家长”的角色,所以为员工办婚礼理所当然。这么多年来,为职工办婚礼已经成为天普“家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员工喜欢,以后这集体婚礼就一直办下去,而且还会继续秉承传统文化婚礼。 其实,开展家文化,就是要让员工有家的感觉,让员工发自内心地去好好工作。近些年,“家文化”在天普的推广,使得每名员工自发地将天普的利益放在心上,工作做起来当然是得心应手,不论是生产团队、销售团队还是服务团队,形成了空前的凝聚力,员工的忠诚度越来越高。集团人事部统计,自从2010年打造天普“家文化”以来,员工的流失率几乎为零。
□本报记者 盛丽 王路曼 孙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