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儿时的惦念,一个过去的生命痕迹的遗存。
小的时候,我家住在崇文区的西草市东街。那儿离大栅栏只有一站地的距离,父母常带我到大栅栏游逛。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大栅栏也早已过了它的黄金时代,大栅栏的老字号也早就过了它们风华绝代的时期,但大栅栏那一抹挥之不去的记忆犹存。那时候的大栅栏真是一个非常繁华、热闹的地方,家里人买东西,一般都去大栅栏。整条街上有很多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的地方:什么“一百(货)、二百(货)、张一元、瑞蚨祥、马聚源、内联升、妇女儿童商店、前门小剧场、同乐影院(文革中后期改名红色影院)、首都照相馆、大栅栏食品店,还有大栅栏西街上的萃华理发馆(文革中后期叫文革理发馆)等。当年的我,总是手里攥着一毛钱到同乐电影院看电影。那时最吸引我的是位于大栅栏中部路北的新华书店,每次到大栅栏,我都要进去看一看。特别是到了年根底,我还会在这里买上几张年画,贴在家中的墙上,给家中增添了喜庆氛围。大栅栏,为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和幸福。
大栅栏的最大特色就是人多,从它的东头往里看,永远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这里离天安门很近,许多外地人来北京总要到天安门游览,而大栅栏距天安门咫尺之遥,许多外地人在天安门照过相,转过来就可以到大栅栏。虽然当时大栅栏在计划经济影响下,没有太多特色,但毕竟还留着一点过去的氛围,一点老北京的风华遗韵。走在这条街上,你可以看到昔日繁华的一点影子。大栅栏不但是京城繁华的商业街,还是著名的文化娱乐及休闲地。清代,前门外七个戏院中,在大栅栏街上就有广德、庆乐、三庆、中和、三乐等五个。这里也曾是徽班进京的主要演出地,可以说大栅栏也是国粹京剧的诞生地。大栅栏西口附近的大观楼电影院,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就是在这里上映的,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地。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前门大栅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我也很少来此游逛,这里基本上变成了外地游客的观光景点。直到重新修缮开街后,大栅栏才又热闹起来。
大栅栏是一个集合多种文化的聚宝盆,是研究近代社会活动的活化石。作为北京最悠久的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之一,我期望大栅栏的黄金时代重来,希望再睹芳华。
□王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