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在职职工高级工助推计划、“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近年来,东城区总工会在北京市总工会和东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支持下,连打组合拳,不断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围绕中心,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在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特色项目
为技能人才圆梦
开展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目前,东城区共有市区职工创新工作室35家,去年对新评选的10家创新工作室给予20万元资助。同时,对创新项目的资助方式由事后奖励变为提前资助,共资助10个项目20万元。
实施在职职工高级工助推计划。在市总经济技术部的指导下,区总工会出台了《东城区总工会助推高级工实施办法》,为取得高级工的101名职工每人给予800元助推资金的奖励,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能强素质的热情。
积极推进“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目前,东城区总工会全额资助近500名农民工圆了大学梦。将知识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推出双证书教学,学员可选学并取得物业管理师等10个职业资格证书。
启动了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举办了中式烹饪、餐厅服务员中高级工培训班,共有70名学员,其学费全部由区总工会负担。
机制保障
提升职工技能素质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职工技能水平,东城区总工会不断加强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保障,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全区工会重点工作进行认真研究、统一部署。
启动了“为成才助力,为梦想起航”职工素质提升行动,涵盖了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等9项内容。
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对街道党委的“三级联创”考核内容。各街道和重点企业也建立了技能人才库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搭建了多个职工技能提升的服务平台。东城区总工会与区人力社保局建立职业技能大赛平台,每年有近300名职工取得和晋升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此外,还与区图书馆建立了书籍互动平台,开启了集体借书卡项目,由区图书馆定期为社区和规模企业职工书屋更换图书,使图书有效地流动起来,做到常换常新。与市工贸技师学院、国职学校和东城区职工大学建立了职工技能培训取证平台,每年完成近500名职工技能培训任务。
全方位投入
打通成长成才通道
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在区政府的支持下,东城区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了三个文化宫的升级改造,并在开展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崇文工人文化宫技术交流站每年培训电工500余人;东城工人文化宫全年完成通识课程培训9000余人次,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
加强对职工技能培训的资金保障。针对面向全区职工开展的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培训、素质工程通识课程培训等所有项目实行全免费培训。去年,东城区总工会在职工技能培训方面投入资金达到300余万元。
加强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目前17个街道服务站、187个社区联合工会都有专职工会工作者和专职工会干事从事职工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去年,区总工会给予街道和社区联合工会软硬件建设和人员经费投入550多万元,全区实体化职工之家建设投入443万元。
2015年,东城区总工会将认真落实北京市总工会“1+15”文件精神,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施“十、百、千、万”计划。即:命名不少于10名的行业领军人物;推荐产生不少于100名的首席职工、首席技师、技术带头人;助推不少于1000名职工取得或晋升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主要集中在维修电工、中式烹饪、客房服务、摄影、保安员、家政服务、计算机等工种;实现职工素质教育工程通识课程培训10000人次。
□本报记者 金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