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自己已过世5年的父亲,柴亚军的眼前就会浮现他默默劳作的身影。“父亲沉默寡言,不太爱说话,跟我们交流的也很少,但从小对我们这几个孩子要求就很严格。我是家里的老幺,按理说应该是最受宠的,可父亲对我一点儿没有过娇惯,他用自己的方式和人生哲学教育我们。”
最令柴亚军印象深刻的事情发生在他五岁的时候。那次,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忙活着,而他在院子里跟邻居的小朋友玩耍。“邻居小朋友口袋里有很多瓜子,一边玩儿一边吃,我口袋空空,可嘴上很馋,就伸手跟小朋友要。等邻居小朋友回家了,父亲把我叫过来,让我伸出手,在我手上狠狠的打了三下,跟我说:‘以后不能再跟别人要东西吃,别的也不许要。以后凡是手心朝上跟别人要东西的事儿,提前都寻思寻思。’我当时没敢哭,但心里有怨恨,不就是要点儿吃的嘛,别的小朋友也跟我要啊。可后来我才明白,一个手心朝上的动作看似简单,但代表的是自己不努力,用自己的尊严换取不该得到的东西。”正是这次挨打的经历,使柴亚军在工作或生活中牢记一个道理——如果这件事自己能解决,决不求别人。
已经当上怀柔区总工会经审部部长的他说,“有时我也埋怨。我就会想起父亲的那句话,‘眼是懒蛋,手是好汉’。”
现在,柴亚军也已为人父。这个时候的他真正领悟到了父亲这个角色的重要。“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我还要向老父亲学习。也要把父亲的善良、勤劳,教给儿子,这就是传承。”
□本报记者 崔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