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边,一上阜石路,远远就能看到两个高耸的烟囱。它们属于被称为“北京动力之乡”的石景山热电厂。昨天,这两个烟囱静静地伫立在蓝天下,没有了一丝烟尘。为了北京的蓝天,有着96年历史的石景山热电厂已于3月19日关停燃煤机组,1200多名职工向它依依惜别。
最后一班岗
3月19日,石景山热电厂中控室值班员张海燕早早地就到了1号机组,继4号、2号、3号机组已相继关停后,厂里最后一个燃煤机组,1号机组也将正式关停。这是张海燕和同事们的最后一班岗。
值班室里,七八个值班员坐在操作平台前,屋里异常地安静,大家心照不宣,一起迎接历史性的时刻。
上午11时,中控室内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燃料耗尽、气压下降、水位下降……操作台上一连串的红色警报灯亮起,这在设备正常运行的20多年里,几乎是从未见过的场面。张海燕眉头紧锁,一边紧盯着眼前的操作系统,一边握紧了鼠标,生怕不小心点错了一个按键。此时,她想起了老师傅早上跟她说过的话。“一会儿1号机组关停时,得千万注意汽包水位,最后一班岗,千万别大意。”老师傅班前“千万别大意”这样一句叮嘱,张海燕已经听了20年。
11时06分,伴随着最后一块煤的燃尽,操作平台上显示1号机组功率归零,标志着热电厂最后一台燃煤机组正式关停。此时,厂区响起了悠长的汽笛声,这是平时只有在工人上下班时才能听到的声音,算是向老厂的一种告别。
此时,从中控室出来的张海燕难忍热泪。她正好是1995年1号机组投产时来厂的,20年的相伴,此时必须要说一声告别。“就像和亲人告别一样”,张海燕说,她在厂里20年不算最长的,很多职工一干就是一辈子,这次告别,他们心中充满不舍。而为了北京的蓝天,这种告别又是值得的。
石景山热电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9年,有着96年的历史,它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北京本地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也是京西最主要的供热热源,供热面积可达近3000万平方米。关停后,每年削减燃煤320多万吨,占到北京市三年燃煤削减目标量的四分之一,减少粉尘排放1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60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600吨。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石景山热电厂关停燃煤机组对北京蓝天的巨大贡献。
和设备一起退休
昨天是燃煤机组全部关停后的第七天,汽机车间安全质量管理员董汉民照例到车间巡查,为车间和设备做最后的维护。他举着手电筒,打量着这些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设备。没有了往日设备运行的声响,整个车间显得非常安静。偶尔,会有值班员走过来,与设备合影。平时不爱照相的董汉民也凑到设备旁边,请同事为他留了一张影。
3月18日值班时,是董汉民最后一次在运转的设备旁工作。走在车间里,看着这些庞大的机组设备轰隆地工作,时刻关注着它的工作状态,有没有跑冒滴漏,陪伴它安全、顺利地站好最后一班岗。
董汉民1978年进厂,是最早入厂的一批职工,他一直从事汽机检修工作,近40年都奉献在一线,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人物。董师傅家里,珍藏着一大摞荣誉证书,还有奖杯,他非常自豪地讲起自己在1995年参与北京市为缓解用电紧张而推进的9511电力建设工程,并因为在汽机检修上的贡献而被评为先进个人。
今年59岁的董师傅将于明年年初退休。这也就意味着,他在送完老机组最后一程后,自己也将光荣退休。“它就像我的老伙计一样,有点舍不得,但更多的是感恩。”
告别,为了蓝天
昨天,石景山热电厂生产技术部技术员苏金海又一次来到了机组中控室,这个他呆了30多年的地方。此时,他的口袋里装着几张老照片,照片上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正在中控室前坐着工作,他就是年轻时候的苏金海,照片显示时间为1989年。20多年过去了,进行了设备更新改造的中控室有了些许变化,而变化最大的还是苏金海,现在他已经年届5旬。苏师傅又在中控室留了影,这应该是最后一张了。
从一名锅炉运行值班员到除尘专业技师,苏金海的工作始终与燃煤、减排息息相关。从1988年石景山热电厂第一个燃煤机组建成投产,1989年、1990年又有两个机组陆续投产,到1995年为缓解北京用电投产的最后一个机组,苏金海见证了四个燃煤机组的建成,也见证了多年来厂里为减排做出的努力。从2003年在生产技术部任除灰专业技师开始,苏金海更是把自己的一切力量献给了燃煤电厂的除尘工作。
苏金海每天都泡在车间里,为减排、除尘忙碌着,十几年下来,他在燃煤电厂减少粉尘排放方面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尽管这次和工作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告别,让苏师傅感到深切的留恋,但安慰的是,此次关停燃煤机组,实现了从减排到不排,对于北京蓝天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好事儿。
□本报记者 张江艳/文 陈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