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艳)刚刚过去的一周,是本市“大气专项执法周”升级“联合执法周”后的首周,市环保联合城管、公安、质监等多个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直至4月15日,将完成各类“污染源档案”,对所有排污单位开展检查,重点污染企业将实行“一厂一档”。
“今年的重点将关注‘生活小污染’,通过去年有重点、有计划的专项整治,部分突出环境问题得到了解决。”市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仲崇磊介绍,去年3月1日,《大气条例》正式实施,在日常环境执法基础上,市环保局、市城管执法局每月第一周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至2015年2月,市环保、城管执法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共同开展了12次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周行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大气条例》实施一年以来,全市环保部门共立案处罚大气类环境违法行为1600余起,处罚金额约3900余万元。专项执法周期间,共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240起、处罚金额2500余万元。仲崇磊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已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分散的污染活动,与日常生活、经济活动紧密相连,“这是我们今年执法的重点。”他说,今年除了继续打击电力、水泥等工业领域的环境违法行为外,还将关注涉及市民生活领域的环境污染排放,比如餐饮、汽修、印刷等等。
大检查将分三个阶段,即摸底调查(3月1日至4月15日)、执法检查(4月16日至11月15日)和总结提高(11月16日至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