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有爱就有“免费的午餐”
要调整身心 克服节日综合征
爆竹少了年味不减
占用应急车道也是“谋利害命”
抢红包抢出病 这得有多拼啊
陈旧的年俗 该破就得破
见网友有风险 大家一定谨慎
腐败隐患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调整身心 克服节日综合征

 

春节一结束,朋友圈和微博就被“节日综合征”的各种症状刷屏。成都市民王女士说:“春节期间天天熬夜,忙着跟朋友聚会、走亲戚、逛街,累得不得了。长假结束了,却一点都没休息好。”不少网民无奈地表示,“这个春节过得好闹心”、“放假比上班还累”。(2月25日新华网)

假日综合征,一般指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表现。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些人放假后,就不再像平时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整天熬夜、喝酒、打麻将,K歌、聚会、四处逛,睡眠不规律,饮食不节制,再加上今年国人流行“抢红包”,有人整天低着头惦记商家的那点“散碎银两”弄得腰酸背痛脖子僵,眼睛干涩没精神,这一上班,精神只好萎靡,肠胃必然造反,有人出现皮肤无光,眼睛无神,血压升高,烦躁易怒,都是打破日常生活规律后的反应。

应当说,“节日综合征”是个老毛病,每年春节过后都有人要犯一犯,虽然每次节前节后都有人好意提醒,但在美酒美食和节日狂欢面前,人是“很健忘的动物”,早就将这些善意的规劝抛到爪哇国去了。虽然“节日综合征”算不得多大的症候,但节后身心不舒服,毕竟不是什么好事,重则进医院治疗,轻则影响工作生活。那么,如何克服“节日综合征”,还是需要人们认真对待,更有进一步提醒的必要,以备再过节时注意自我约束。

首先,节日之前要做好规划,不可过分放纵身心,要劳逸结合。“节日综合征”,说白了就是一种“放纵之症”,打破常规地吃喝玩乐,不出问题才叫怪事。为了克服节后的不适应,就要学会对节日做好规划,吃饭、喝酒、睡觉都要合理安排,不可过分。虽然节日期间吃饭、喝酒不可避免,但尽量做到不过量,非常必要。

有专家将“节日综合征”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过度休息型。利用假期时间补足平时缺乏的睡眠。不少人假期晚上晚睡,第二天中午左右才起床,美其名曰“补觉”,可等七天假期结束,不但感觉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很难迅速适应上班生活;第二类是过度娱乐型。过节期间全身心投入到平时无法完全享受的娱乐生活中,过度放纵,暴饮暴食,不仅得不到充分休息,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第三类则是利用假期外出旅游或者到处走亲访友。表面看是利用假期进行了休息,实际上旅途中的舟车劳顿,饮食不规律,给身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其次,节后要注意调节心情,调节身体。有人节后感觉不想上班,工作不在状态,这就要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从思想上想通。应当想明白,“花天酒地”的生活毕竟不是人生常态。只有思想端正了,思想简单了,心情自然就舒畅了。

至于身体上的不适,要注意听专家的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适量运动。尤其要注意改掉那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少做“低头族”,将盯着手机的头抬起来,这不仅有利于身体状态的恢复,还有利于家庭团结。

告别“节日综合征”,实际上就是告别放纵,回归常态。要学习古人的智慧,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节制地吃喝,节制地娱乐,只有节前和节后都抱着节制的心态,不过分激动,不暴饮暴食,节后必然身心舒泰,精神远达。

□方小川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