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北京冬奥申委组织了一些“奥友”在鸟巢进行座谈、聚会,大家在一起叙聊旧事、展望未来。“奥友”就是那些曾经为奥运会工作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很有“故事”,他们的话也都值得思考,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与大家分享此次座谈会上“奥友”们精彩发言的片段。
奥运会只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从申奥到举办奥运会也不过七八年的光景,但是奥运会将会给举办城市留下很多可贵的“遗产”,这些“遗产”够奥运城市受用很久。
这次座谈会是在鸟巢的一个贵宾厅举行的,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是奥友们都表示,走进鸟巢依然感到非常亲切。奥运会后,记者采访了不少高水平足球比赛,都是在鸟巢进行的,尽管距离2008年奥运会已经走过了7年的时间,但是鸟巢很多设施依然完好如初,这座现代化的体育场在首都北京,是最靓丽的风景线之一。现任国家体育场总经理、奥运期间担任多个奥运体育场馆部门经理的武晓南对此体会是最深的。武晓南笑称:“奥运会过去这么多年,但是我还是习惯在工作期间脖子上挂个‘牌子’(出入证件)。”
奥运会留下的最大的一笔“有形财产”就是体育场馆,而赛后利用这些场馆,是每一个奥运城市的“必修课”。有些奥运城市的场馆,确实有“荒废”的现象。但是来到鸟巢,你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像现在,鸟巢内场就进行着热闹的“欢乐冰雪季”活动。武晓南介绍,奥运会刚结束的时候,场馆如何运行确实让人很费思量。2008、2009年,奥运会结束,它的余温依然很热,参观鸟巢的热潮持续了很久。但这股参观热潮迟早会过去,维持场馆运行不能只靠参观。为此,鸟巢团队集思广益,想了很多办法,特别是如何在冷清的冬天让体育场依然保持“热度”,“鸟巢欢乐冰雪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立并取得成功的。
体育场馆是有形的,奥运会还留下了很多“无形资产”。奥运会时在奥组委新闻宣传处工作的耿诺就说:“奥运会给城市运行在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活力,特别是在体育层面,很多过去冷僻的项目,现在已经在北京流行了起来,这就是奥运会的力量。”
□本报记者 段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