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研发新西服 制版精细到“毫米”
慰问困难职工钱粮油一样都不能少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装大师蔡金昌:
研发新西服 制版精细到“毫米”

 

■研制新西服 他根据人体结构和肤色设版

■精细化工作 他把制版和裁剪精细到毫米

■无私授技艺 他教授徒弟从来都是手把手

■他就是红都集团服装设计师、市商业服务业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

在红都集团公司刚刚装修好的大楼里,年近60岁的高级技师蔡金昌正在大师工作室为顾客制作西装,各种纸版,衣片等整齐地码在一起,几位年轻的徒弟在旁边学习大师制装手法。

在北京服装界,蔡金昌绝对配得上“大师”称号。被誉为北京服装界最为经典的三大西服版型,红都西服版就是其中之一,而这套改良后的红都西服版正是出自蔡金昌大师之手。2011年,蔡金昌获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称号。

研发新西服因人设版型

提到蔡金昌,不得不说他研发的红都新版西服。他根据现代人的人体结构和肤色,制作出了适合广大顾客的新版西服。无论是外国友人、成功人士还是时尚青年到红都,都认为新款服装改变了过去传统西装的臃肿,版型和工艺有了较大改进,穿起来舒适合体。

早在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时期,蔡金昌大师就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红都人”的实力,当时“红都”承担着亚运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裁判员的制装任务,没有见到本人,没有亲量过尺寸,但蔡金昌大师带着制衣组的同事们在规定的交货期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部裁判员服装的制作,裁判员试穿之后,全部合适且没有一件返修,这个结果令订货方十分惊叹。蔡金昌大师还开创了在改革开放后首次为中央乐团团体制作出国演出燕尾服的成功事例,这在当时北京的服装行业中绝无仅有。之后,但凡北京各个乐团如有演出任务需要着燕尾服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找到红都。

蔡金昌大师还先后于1996年、1998年、2006年接受服装标准化委员会三期(六年)的聘请作为标准委员会委员,他对服装标准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并被采纳,对规范整个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还为企业成功编写《男西服工艺质量标准》、《中山服工艺质量标准》,对工艺流程不断创新,特别是对中山服前身衬的改进,在提高服装质量及造型的同时,也为中国国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制版裁剪尺寸精到毫米

每位大师都有自己独到的工作方法,在服装行业工作了三四十年,蔡金昌大师也有自己的一套制衣体系。

制版是整个服装设计制作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制版工艺主要是对服装的结构设计,也称制版,版型处理或打版,通过细化每个部位的具体规格尺寸,实现设计效果。制版讲“三准一全”,即:款式、尺寸、部位计算准,面、里、衬、工艺版全。蔡金昌大师最出名的工作特点是“精”“细”。服装行业在实际裁剪时一般通用单位是厘米,老师傅们常用的是市分,而蔡金昌大师常用的单位是“毫米”。

对于制版,蔡金昌总结说,“版型的变化实际是跟着市场走。比如说1990年前后,流行双排扣、一粒扣、大驳头,再到后来就不流行大驳头了,驳头就又变小了,又开始流行两粒扣、三粒扣。像我曾经做过中国男足评选最佳阵容的时候的衣服,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那时候三粒扣刚时兴,我们就选择了三粒扣,这些都是跟着市场走的。西服不是一年有多大变化,但它会有微小的变化,隔几年再往回看的时候,你会看到相对变化比较大。”

他最擅长的工作方法是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再把这些经验融会贯通后运用到工作中,他将企业沿用多年的手工操作生产休闲西装的服装口袋工艺进行改造,研发出了机器生产贴袋工艺,仅此一项就为公司每年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万元。

2010年,蔡金昌在经过反复研究量体定制的特点,结合成衣版型推出了红都男装新版,新版分为A体(正常体)、B体(微胖体)、C体(有肚体)、D体(大肚体),四个体型共193个规格。新版的特点是规格密度大,涵盖体型多,更适合单量单裁的零活和团体制装使用。从外观造型上,新版成衣线条流畅,肩阔饱满、腰身清晰,B、C、D体不但从侧、后面体现腰身,也给出了足够的肚围量,使整体造型更适合特体和高级定制。

技艺传承手把手教徒弟

30多年来,蔡金昌大师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佳绩,以高超的技能和精湛的手艺成为了服装企业中的创新型人才典范,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技术支撑力量。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通过技艺传承培养了一批企业最迫切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蔡金昌担任着红都—北服工作室主任一职,他认真履行企业“师带徒”计划,选拔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年轻人进入工作室,采取一对一的具体指导,精心培养,不仅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制版工艺中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而且手把手教徒弟,帮助他们跟随着市场变化的理念,在实践中提高技术。目前,他的徒弟中,有许多都成长为技术精湛的服装技师,不仅工作中能独当一面,而且在各类技能大赛中都有获得较好名次。蔡金昌大师还经常对企业技术员工和服装行业协会的会员进行培训,并在福建、广州、云南、新疆等地多次讲授关于中国式服装的全工艺流程。

蔡金昌表示,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红都服装技艺的精髓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中国的民族服装永存并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张江艳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