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还有外姓的?你要是死抠字眼,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很难算是亲人。但世上比喻情感的说法里,亲人这词又经常见得到。特别是对那些非常感动的情感故事,人们索性用上了“亲上加亲”。比如我们看到的这位盐城老板给残疾鞋匠送饭, 一家三代爱心接力40年的事情,打心眼里敬佩啊。
江苏盐城一家饭店老板高超回忆:“2000年,自己和老婆还在谈恋爱。每到吃午饭时,她的父母就会给一个修鞋的残疾人去送饭。当时非常好奇那鞋匠是谁。后来才知道,那只是蔡家的一个困难邻居,无亲无故,没人给他做午饭。那时,我岳父岳母就已给刘大爷送了十多年的饭了。”2004年,高超的饭店福满楼开业。也就是那一年,岳父蔡必沛为照顾孙辈,和老伴一起移居上海。高超记得,岳父离开阜宁前,曾下“命令”给他。“刘大爷是自己的兄弟,只要饭店开一天门,就得给刘大爷送一天饭。”“就这么一直送下来了。”高超说。
确实是位外姓人,确实是他们家曾经的邻居,可老岳父留下的这条“命令”至今被女婿执行了40年。说明了什么?表层上看,算是一条家训和老辈的嘱托,深层的意义体现的是善良和道德文化的传承。因身体残疾,60岁的修鞋匠刘于由身高还不足一米。他10岁时丧父,20多岁时丧母;体弱多病;至今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命运似乎在捉弄这个孱弱的生命,把所有不幸都堆在了他的身上。是邻居蔡士民看着心疼,不仅自己照顾鞋匠,还把这事托付给儿子蔡必沛,儿子蔡必沛照顾多年,即便搬走了继续放心不下又托付给了女婿高超。
爱心接力40年,既是家教,也是善传。受益的不只是鞋匠刘于由,还有蔡家三代啊!都说子不教,父之过。在这里我们必须说一句“子有德,父之功”。都知道庙殿里有个油着红漆的木盒子叫功德箱,装着善男信女们的善款。他们这一家可以称为功德家,家里传承着一颗颗慈善之心。善举不分大小,也不分天下和宅院。真心帮助一个人,就可以影响许多人啊。在街坊们眼里,刘于由和蔡家已成了一家人。每年过春节,蔡家的孩子们都会来到刘于由家,向他送上新年的祝福。没有儿女的刘于由,也总会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些钱来给孩子们做压岁钱。你帮我,我感恩。他们之间真称得上是“外姓亲人”。
□张光/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