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到了年根儿,可西直门华堂商场150多名职工近日却遭遇了一件堵心窝的事——失业。由于百货行业面临转型,曾经盛极一时的多家华堂商场分店不得不做出闭店的决定,这让职工们在本就满是寒意的冬日里,又多了几分落寞。而由劳动部门牵头的政府、工会等多方人员,进行“寓法于情”的现场调解,让职工诉求得到回应,保障了职工们的权益。
现场: 40名职工不满补偿到卖场拉横幅
“中方职工十余年抛家舍业,没日没夜为企业奉献青春,我们要求合理补偿。”为了表达对商场补偿方案的不满,40多名职工在商场正式闭店前静坐成一排,举着横幅守在了一楼大卖场通道处。
见此情景,商场上级部门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来了,公安部门也派人赶了过来。可冲突发生在企业内部,民警无法执法,保安又怕伤着职工,只好拨通了西城区人力社保局接访中心的电话。
按照属地原则,展览路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科科长赵凤玲接到通知,迅速赶往了出事现场。
“大家先冷静冷静,谁能先把事情的经过给我讲清楚?”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赵凤玲很快就分别从企业和职工两方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冲突的焦点依旧是补偿方案的数额,企业方希望按照N+1(注:N指工作年限,补偿金额为“N+1”乘以月工资)的方案补偿;职工则要求按照2N+1方案补偿,双方分歧较大,未达成一致意见。
“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企业的赔偿方案是合法的,但大伙儿的困难我也理解。”面对现场一触即发的矛盾,赵凤玲一边安抚着职工们的情绪,一边忙着和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希望先平息事态,另找时间再冷静商谈。
经过努力,职工和企业负责人协商决定,次日下午继续商谈。
调解:
一边讲政策 一边打感情牌
第二天,区劳动监察大队监察员、接访中心调解员以及赵凤玲和企业负责人、职工代表一同坐在了谈判桌前。
“马上过节了,这会儿最不好找工作,商场是闭店了,我们职工到哪儿吃饭去?”“大伙儿都不容易,30、40岁的,都上有老下有小的,再说找工作哪儿那么快啊,万一没合适的,大过年的全家都过不好。”
听了职工们的话,作为企业一方,相关负责人也毫不含糊,立刻说道:“我们和劳动部门沟通过,这样的补偿方案符合法律规定。我们理解大家的困难,但作为企业,我们也有困难,要不然也不至于闭店啊。再说了,要是每家店的职工这么一闹我们就更改方案,其他已经离职的职工怎么想?我们企业还有诚信吗?”
……谈判过程中,职工代表和企业负责人针锋相对,一上来就把困难摆了出来。负责调解的赵凤玲深知各自都有道理,“但好不容易让双方坐在了谈判桌前,这次不能再谈崩了”。从法律入手行不通,赵凤玲选择打起了“感情牌”,她主动和企业负责人协商,在补偿金额不变的前提下,能否给予职工不同的补偿方案,让大伙儿自行选择。
经过有效沟通,企业一方同意调整补偿方案:在补偿金数额不变的基础上,职工可选择离职或按照现在的职位和薪资,在其它华堂商场继续工作。如确因个人原因无法长期任职,可在春节过后选择离职,补偿金额照旧。
听到企业给出的新方案,40名有争议的职工感慨不已,不少人纷纷拉着赵凤玲等调解人员的手表达感谢。而为了更好地保障职工们的权益,确保企业一方提出的补偿方案具有法律效力,区人力社保局接访中心特别为企业职工量身定制了《行政调解书》。自己的诉求得到了满足,职工们也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据统计,截至2014年11月,西城区劳动监察大队对驻区单位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共计6199户,受理投诉举报案件335起,涉及劳动者730人,为劳动者解决工资待遇问题共计94.72万元。
另据了解,随着元旦前展览路街道等西城区首批街道劳动仲裁调解中心的成立,西城区劳动监察三方联动机制将更加顺畅,各职能部门也将主动履职,发挥各自优势,为广大劳动者筑起一道合法维权的“钢铁长城”。
□本报记者 闵丹 通讯员 王紫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