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上夜班靠打营养针维护心脏
专业女中音进基层教职工唱新歌
爱心捐款帮扶困难职工家属
滇西先心病患儿获免费救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夜班靠打营养针维护心脏
——首都儿研所儿童医院血液科体验侧记
 

“上周,我们接诊了一个白血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儿,当时情况非常紧急,抢救就像打仗一样。”2014年12月23日,记者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医院血液科体验儿童医生工作,血液科大夫王宇阳这样对记者说。

紧急抢救

她既是战士又是指挥官

回忆起当时的抢救,王大夫说,患者是个13岁的男孩,送来时严重贫血、心衰、血小板降到正常人最低值的1/50,皮肤出血、鼻子出血,我们一边要给他止血、抗感染,又要给他输血,当时医院没那么多血,所以还要联系血液部门调血浆;还要联系医务处,找各科大夫来会诊。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医生真的太紧张,哪个环节都不能有疏忽和差错,感叹自己能有三头六臂就好了!

首儿所儿童医院病房楼三层是血液科和风湿免疫科的病房,这里共有90多张病床。记者看到,由于患儿太多,病房的楼道里加了七八张病床。

医生办公室是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间,由两个科的医生共用,记者看到不少医生只能站着探讨患者的病情。这个房间既是办公室也是医生吃午饭的地方,换衣间太小,只有10平方米左右,供女大夫们使用,在这数九寒天,男大夫更衣就要到冰冷的阳台进行。

王大夫告诉记者:“我们一天一天的超负荷工作,到家还要忙家里的事,社会上的许多事情,我们总比别人晚几天知道,因为没时间看电视看报纸。每天早晨7点多,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般情况下每天下午六七点钟才能下班。我们每周上6天班,实行轮休制。医生有教学假,但一般都休不了。两年前,我答应孩子去香港迪斯尼玩,现在还未成行。前些天,我病了才休息两天。即使休息也很少能连休3天以上。”

连打三天点滴

坚持上急救夜班

曹静是血液科主治医师,2005年医学院校毕业后就来到儿研所儿童医院。因为,医院急诊科人手不够,所以各科主治医师要到急诊科轮岗,一轮就是半年。现在,曹静就在急救科轮转。急救科经常要上夜班,4天一个小周期中,有一天整个晚上都不能休息,这让曹静的心脏受不了,心会很疼。现在,曹静的手上还有三个针眼,是前三天连续打了三针营养心脏的药留下的。曹静坦言:“我不会忘记当初选择医学时的信念,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一直在坚守着,真怕有一天撑不住了!”

曹静感慨地说:“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当医生真是提心吊胆。以前认为,只要自己认认真真看病,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就不会受到无辜伤害,但事实并非如此,伤医者可能和医生无任何过节,他针对的是医生这个群体,希望这种局面能得到改善。”

曹静说,医患之间只有相互信任,医生才能尽最大努力来救治病人。尽管现实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医生这个职业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而这种感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12月23日白天,曹静本应该休息,为了给记者介绍科里情况,她又挤出半天休息时间,下午她要找地方睡一会儿,来应对整宿的夜班。

采访手记

现在医护流失现象很普遍,与曹静一批进医院的医生,不少人已经离开了医疗岗位。离开的已离开,坚守的依然在坚守。义务加班、无私奉献,已成为许多医生每天的工作常态。

平日里,她们是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遇到紧急抢救,她们既是战士又是指挥官。用李商隐的一句诗来形容她们很贴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本报记者 黄葵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