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总部不同意我们分公司加入工会,我们不办手续了。”2012年11月,汤玲来到南磨房地区总工会担任工会社会工作者后,不久一件棘手的事就摆在了她的面前。
一家外资服饰企业北京分公司已经办理了建会手续,却得到公司总部的拒绝指令。企业的工会联系人不断地联系汤玲,说如果处理不好,她和北京分公司的职工都可能被辞退。
一方面不能让职工因此受罚,另一方面还要说服该企业总部的外籍领导支持建会,汤玲处于两难的境地。作为一名工会新手,她通过互联网、工会书籍学习工会法等相关知识,并且梳理出了企业必须成立工会的法律条文。满满的4张A4纸花了她一个星期的时间。
随后,她把条文发给了该企业的工会联系人,并请她翻译成英文,呈给外籍领导。还从“只要有员工愿意加入工会,任何人不能阻拦”的角度,支持员工提出入会申请。
一周后,汤玲得到回复:总部的领导同意了,支持北京分公司加入工会。
“当时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而且借这个机会,自己也熟悉了工会工作。”通过边干边学,如今她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工作效率也有了大大提升。今年,在她的努力下,南磨房地区建会率达到了48%,涵盖企业539家,会员10490人。
说起自己的工作诀窍,汤玲说,除了善于总结,处处留心外,还要用好的服务态度,通过耐心地讲解,让对方明白工会确实为职工服务,并且感受到工会的温暖,那么建会就不再是难事。
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汤玲已连续两年获得朝阳区优秀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称号。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