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要让职工微笑服务先笑对职工
采集万余钻孔搭建首都地质模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4年1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集万余钻孔搭建首都地质模型
——记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调查员郭高轩
 

在全市第一届“职工技协杯”地质勘查职业技能竞赛中,郭高轩从40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并在今年10月底的决赛中夺得第4名。他是搞水文地质的,也是前5名中唯一一个不是专业搞地质调查的选手。

12月9日,他与记者谈起自己的努力方向时说:“2005年夏,我从南京大学地质系硕士毕业,来不及回家就踏上了来北京的火车。”郭高轩说,“当时,有一个全国试点的公益性项目等着我加入。没成想,一进入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就被委以重任。”

“那是一个什么项目?”记者问。

“全国第一轮城市地质调查。我担任第一个专题——北京市平原区新生界立体地质调查的主要负责人。”郭高轩说,“但我确实碰上了一块硬骨头。”

“这个项目属于基础地质项目,涉及到第四纪地层、古气候、古地理环境研究等多学科。那时,城市地质在我国刚刚起步,没有经验可循,没有专家可找,怎么办?”郭高轩说,“兴奋之后,心里充满忐忑。那一段日子,我彻夜难眠。缕清思路后,我一头扎进单位的资料室将近半年时间。”

由此,全市在什么时期,在哪里开展过什么精度的基础工作,成效如何,他了如指掌。当厚厚的一本设计书摆在了专家的面前时,他的设计被评为“优秀”。

工作中,他长期坚持野外作业,主持采集的10000多个原始始孔、亲手绘制63条横贯北京平原区的地质剖面、5800米的取心钻探、95%以上的岩心采取率,搭建了北京平原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项目成果对北京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地面沉降研究与防控、轨道交通建设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并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本报记者 赵新政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