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建设,每个社区都建了文化室和图书室
■她强调公共文化软件服务质量,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她积极推动文化休闲广场建设,搭百姓周末大舞台惠及群众三万
■她就是卢沟桥街道办事处文教卫生科科长、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双眼皮,大眼睛,红色毛衣,黑色阔腿裤子,再加上岁月流逝添在脸上的眼袋,王新看起来红红火火,又充满柔和之情。她流畅的话语里传达着急躁的性情,更流露着温和的热情。近日,记者走进丰台区卢沟桥街道,零距离采访了这位“文化使者”。
硬件建设
保证每个社区都有文化室
城乡结合部、农居混杂、出租房屋多,这让丰台卢沟桥街道涌进了较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些外来务工人员结婚生子,第二代都生活在卢沟桥辖区了。
“此外,老旧小区的本地居民,新建商品住宅入住的高收入群体,都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怎样满足他们呢?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从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硬件上有投入,有保证。”王新说。
为此卢沟桥街道先后投入经费390万余元,重点打造保利益丰社区、望园社区、丰体时代社区文化室等,完成春园、珠江紫台、青塔东里等五个社区文化室、图书室的建设;投入经费148万元,结合社区特点与需求,为37个社区和文艺团队配备了民族乐器、电子钢琴、手风琴、拉杆音响、演出服装、道具等文化设备。
卢沟桥辖区面积大、社区多,常驻及外来人口近30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非公经济组织及劳动工地多,每个社区就是一个文化阵地,要充分发挥各社区的文化引领、文化聚集、文化教育,提高整个辖区的文化共享指数和百姓幸福感。
“我们的目标是,37个社区,每个社区都要有文化室、图书室,要保证辖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职工有100多平方米的活动用房,这样居民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更多文化活动。”王新顿了顿,扬了扬头,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截至2014年12月,卢沟桥街道基层文化活动室建有率从原来不足33%到现在的91%。
软件服务
办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生活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干社区20多年了,感觉知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但她的力量很强大,可以改变人!”王新感慨地说。
“社会在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人就会有抱怨,思想就容易走弯路。如果让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平时多跳跳舞,多唱唱歌,尤其是多看看书,他们的知识增长了,视野开阔了,看待周围的人事态度会更平和,对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也充满裨益。”
对知识的推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坚实了王新在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路上的步伐。
除了益民书屋,王新还为社区申请了图书配送点和计算机联网点。
“图书配送点要求书屋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有专人管理,丰台区文委图书馆为社区投入资金1万元,同时配备书架、期刊架、阅览桌、图书文献1000册等。经过申请,现在我们京铁家园、青塔西里、丰体时代三个社区都有了图书配送点。”又先后投入了4万元,用于后期更新图书设备及购书。
而计算机联网点则可以上电脑直接看电子书籍,卢沟桥街道目前已有大井、五里店、长安新城等6个社区有了计算机联网点,大大便利了职工群众阅览各种电子书籍。
“图书室有了,看书的身影多了,大家也希望展示自己,借助图书室的平台,各个社区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比如每个寒暑假,社区都会组织读书主题活动。比如长安新城社区经常组织幼儿图书交换集市、学龄前儿童家庭亲子活动等。”王新自豪地告诉记者。
每个寒暑假,37个社区都会结合主题组织青少年开展图书会、朗诵、演讲、写读书心得、开展英语沙龙、请退休教师辅导社区孩子等活动,利用书屋为社区青少年服务。王新说:“文化能影响人,塑造人,能让人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楼门把大家隔开了,各种各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却能让大家的感情融洽起来,亲密起来,让大家的日子快乐起来!”
创新活动
文化休闲广场惠3万人次
随着社区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卢沟桥群众文体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各社区共活跃了90多支文化队伍。“这么多的文化队伍,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展示的舞台,总不能每次都是露天搞文艺汇演吧?这时候街道领导出面,在红星美凯龙停车场东面规划了一块土地,准备建设卢沟桥街道文化休闲广场。”
最终北京市财政局出资150万元,卢沟桥街道自筹90万元,用于卢沟桥街道文化休闲广场建设。规划、立项、设计方案、办园林审批手续、项目评审、招投标、施工建设……王新忙得不亦乐乎。
“卢沟桥街道文化休闲广场如何既包含传统文化元素,起到教化作用,又体现卢沟桥元素?”为了践行这一设计理念,整个文化休闲广场以圆形为外观,体现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并成为全市唯一的圆形文化休闲广场。
去年3月份,卢沟桥街道文化休闲广场主体建筑完成,广场文化墙的设置成了压在王新心上的一块重石。
怎样在广场文化墙上体现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向街道领导反映了创意得到一致肯定后,王新开始进一步细分设计内容和形式。“我们最终确定了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七夕、重阳、中秋7个节日,上面是古代,下面是现代,正好七组画面。节日的古代部分用画面和一首古诗表达,比如用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来传达古代过中秋的场景,而现代则通过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吃月饼等画面来表达古今相承。”
“除了表现古今相承,还传达了现代一些健康的运动方式,比如在清明节一组时,古代部分用‘清明时节雨纷纷’表达祭祀凄凉的氛围,而现代清明节则除了扫墓,还有植树、骑自行车、放风筝等画面,增添了康健的生活方式。”王新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2013年5月份,焕然一新的卢沟桥街道文化休闲广场投入使用,很快成为职工群众休闲娱乐的中心区域。“就拿周末的《百姓周末大舞台》来说吧,每周至少一次,各个社区、辖区单位、学校和首都文联等轮流过来演出,每次观众都有五六百人。今年从5月份到9月份,一共演了26场,场场观众爆满,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纳凉的好去处!”王新自豪地说。截至目前,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已达到260场,受益人群达到3万人次。
□本报记者 余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