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帮工人学文化
我们的好大姐岳桂贤
昔日的外汇兑换券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或许在你现在和曾经的工会工作中,有无数个细节如同过眼云烟飘过。但总会有一些小故事伴随着某些物件、某些人和某种符号留了下来。比如一次活动、一个日子、一张照片……
我帮工人学文化

1978年1月,1411所“七·二一”大学全体师生毕业留念。二排右六为本文作者。
 

1976年底,我从四川调回北京的电子部1411研究所工作,没多久,就被所领导安排进单位刚成立的“七·二一”大学,担任高等数学老师。

和那个年代许多单位办的“七·二一”大学一样,我们单位的学员全都是研究所的青年工人,年龄都在30岁上下。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被十年动乱耽搁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处于初中的水平。这样的文化水准接受起高等数学来,难度可想而知,但学员们都知难而上。

青年工人们刚刚从十年禁锢中解放出来,面对知识和文化的海洋,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他们的热情也深深地鼓舞了我,使我认真备课,细致教学,尽量把深奥枯燥的公式、定理讲得深入浅出,容易理解。在讲解微积分时,结合每一道习题,我都画出图解,形象地对学员们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事实证明,这样的讲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大加快加深了工人们对公式、定理的理解,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劲头。

很快,风雪交加的严冬到来了。我的住家距离单位比较远,为了不误课,我往往每天提前老早就来到车站等公交。可是,赶上下雪天,道路湿滑,车次减少,时间就不好掌握了。有几次雪天,我都是一路小跑,踩着铃声走进教室的。对此,工人学员们都表示了极大的理解和同情。当时,购买类似自行车这样的商品都是凭票供应,恰巧这个时候,所里分配给“七·二一”大学一张购买自行车的购车票,全体师生一致通过把这张珍贵的购车票送给我购买自行车。

有了自行车后,解决了困扰我多日的上班交通问题,使我从内心深处感谢这些青年工人学员,更激发出我的教学热情,积极投身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去。

在“七·二一”大学教课时,正值我女儿刚步入小学。我没有时间过问她的学习,更没有时间辅导她的功课,把全部心血都扑在了这些求知欲强烈的青年工人学生身上。每日课余和休息日,我都是在紧张的备课和批改作业中度过的。师生全力的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在结业考试中,全体工人学员都取得了优良或合格的成绩,同时,我也被评为所级先进工作者。

如今36年过去了,我望着这张1411所“七·二一”大学师生毕业留念照片,一股浓浓的暖意不由涌上我的心头,嘴角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仇铁珍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