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到今天,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生命第一杀手。为了活得更有质量、生命更有尊严、避免紧缺的医疗资源进一步浪费,我们必须重视此类疾病的早防早治。
预防疾病,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进行的健康体检中,哪些体检项目是必须做的?40岁以上人群体检又该注意些什么?记者近日来到北京市体检中心,对负责健康体检项目设计和客户服务的刘峰副主任医师进行了采访,刘峰也是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的受聘专家。
检查身高体重多余吗?
记者: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体检?
刘峰:人体是很复杂的,疾病的成因也是多方面的。以前我们讲三级预防体系,现在健康服务业界已经提出了“零级预防”的新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健康状态下,通过基因检测、健康体检或其他手段查找健康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运动、营养、中医养生等手段对人体自身进行维护,让大家少生病甚至不生病。我们做健康体检就是要早期发现疾病或危险因素,早期治疗或干预,维护人们的健康。健康体检则是实施疾病早期预防和开展健康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记者:体检项目那么繁杂,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如何针对自身情况选择体检项目?
刘峰:2014年3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起草并推出了《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体检基本项目目录包括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体检报告首页等5个部分。这就是说,在做健康体检之前首先应该填写“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你的家族史、健康史、用药史、过敏史,以及躯体症状、生活习惯等内容就会呈现出来,然后才进入体检环节,这一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体检基本项目,例如内、外、眼、耳、口等项目是必需的,包括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特点、收入情况、甚至受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都是对一个人进行健康评估的重要内容,缺一不可。
记者:有许多人认为,身高、体重包括五官的检查都是多余的,您怎么认为?
刘峰:人的机体是高度复杂的,健康体检的各个科室检查内容又是相互关联的。就比如花几元钱做个眼科检查,就可以知道是否眼部有白内障,同时又是否有糖尿病眼底病变等问题,间接地了解糖尿病或其他疾病是否导致了眼部病变;体格检查中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等项检查,在我们中心按国家收费标准,费用加起来也就10元。不要小看这些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你的身体,帮助你分析病因,其中血压、体重、腰围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均为重要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是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指标和数据。
40岁以上要做哪些检查?
记者:人到中年,慢慢地要进入“多事之秋”,在体检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刘峰:除了以上说的体检基本项目外,40岁以上人群首先应做到基本项目不放弃,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体检是查您不知道的疾病。
本人知道的疾病就属于临床治疗的范畴了,因此健康体检检查广度要广,而无需过度往深度去投入。我们还是拿例子来说话,比如外科的肛门指检,许多人放弃不做。大家可能不知道,肛门指检是健康体检项目里早期发现直肠癌最有效并具备可操作性的检查手段,40岁以上的人放弃此项检查是把直肠癌的风险更多地留给了自己。另外,粪便潜血实验是结、直肠癌早期风险筛查必须做的,因为结、直肠癌是近几年癌症高发的病种,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中年人影像学类的检查建议增加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检查血流情况看看血管内是否有斑块以及是否容易脱落;其次还要做甲状腺超声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数码摄影等等。实验室检查首先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和潜血,这三项是健康体检中最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内容,很多疾病都会通过这三大常规检查发现蛛丝马迹。其次,生化检查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尿酸等,都是健康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如经济条件允许,建议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应增加多项载脂蛋白的检查,如高、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等;如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或已罹患者,建议增加同型半胱氨酸以及叶酸的检查。此外,40岁以上的男、女性还要重视生殖系统的检查,尤其是女性针对卵巢、宫颈癌筛查的项目,如子宫附件的超声、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等等。
要防止过度体检
记者:近几年,防癌体检比较盛行,防癌体检套餐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您如何看待防癌体检?
刘峰:其实,我们现在做的健康体检,目的是早期发现疾病或危险因素,是把预防疾病的关口前移,有些危险因素提前预防了,不至于诱发恶性肿瘤,本身也是防癌的措施。如果要选择防癌体检,可根据自己的家族史、基因检测等情况进行选择。如果直系姻亲有恶性肿瘤史,那就要多加小心,因为许多癌症是有遗传因素的,比如乳腺癌。有家族史的女性,要根据体检医生的建议,选择乳腺超声和乳腺钼靶检查,这两种检查各有所长,并不互相矛盾。
近年来,PET检查有扩大的趋势,做一次近万元,但我个人认为,由于此项检查为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有相当的潜在辐射危险,不建议在体检中选择。综上所述,防癌体检项目的选择应该是慎重的,建议由专业的医生根据个人的风险程度、不同个性化选择体检项目,并非越多越好,越贵越好。
□本报记者 黄葵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