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到2016年,本市河道将基本不会再看到“脏、乱、臭” 现象;到2020年,中心城区河湖将呈现出一派“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景致。昨天,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副市长林克庆作了关于“推进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提高水环境质量”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林克庆在报告中说,按照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本市计划新建和改建62座再生水厂。目前,丰台河西、昌平未来科技城、通州河东等20座再生水厂已投入试运行;大兴瀛海、昌平百善、平谷金海湖镇等5座再生水厂已开工建设;门头沟第二、密云新城等19座再生水厂已完成规划选址。制约本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落地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三年行动方案还计划新建13座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其中房山、槐房、高碑店项目完成立项,其余10座完成规划选址。
另外,制定昌平、顺义、朝阳“三区交界”23.5平方公里清河口雨洪湿地公园和18.8平方公里北运河颜芳淀湿地规划;启动温榆河污水直排整治工程;海淀区实施南沙河截污工程。林克庆表示,力争通过三年治污行动,到2016年基本解决重点河段污水直排入河及河道“脏、乱、臭”问题;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河湖“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目标;再用3到5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建立城乡统筹、减排显著、河湖健康的水生态环境体系。治污三年行动方案完成后,全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的目标,其中,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