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0、11版)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后半程,一次重大的决定,让娜仁花与金鸡奖擦肩而过。而且当她真正捧起金鸡奖的奖杯的时候,时间却无情地走过了25个年头。
1986年下半年,娜仁花主演的《湘女潇潇》和刘晓庆主演的《芙蓉镇》都获得了当年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在当时的背景下,娜仁花捧得金鸡的呼声最高,甚至有人认为是唾手可得。而娜仁花却做出了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放弃这个奖。
娜仁花说:“客观地讲,《湘女潇潇》这部电影在当时的确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对自己来说,算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演员,是我演艺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一个里程碑。我真是觉得有了这几年在电影学院的训练以后,自己第一次会塑造人物了,第一次演了一个跟我的生活距离那么远的女孩子。”然而,留校当了老师的娜仁花,也第一次感觉自己还是很嫩,一方面她自己的学识还无法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她觉得仅仅因为演了一个角色就拿奖,这样的荣誉来得太早了。于是,尽管当年有些人甚至都力劝她留下来等待领奖,但是,娜仁花还是毅然地远赴英国给自己充电去了。
演《额吉》前母亲去世 她曾想放弃
《额吉》是她演艺生涯顶点
之后的十年,娜仁花淡出了国人的视野,也不怎么接戏了。不过,她却在国外的学习工作中得到了相当充实的积累,而且在国外做导演和制片人的过程中,让她深切地感受到国外电影制作的先进而科学的理念,也从更多的方面让自己的表演才华更加充实。影片《额吉》的成功,就是最好佐证。难怪在娜仁花的手机里至今还保留电影学院副院长侯克明给她发去的一条短信:“你在《额吉》中的表演炉火纯青,达到了演员与角色的完美合体,是对我们电影学院表演学派的最完美的诠释。衷心地祝贺你在这纷乱的商业年代潜心创作达到这样难得的历史高度。”而用娜仁花自己的话来说:“《额吉》是自己演艺生涯的一个顶点,一部倾力之作。”
在2000年,娜仁花与宁才合作出演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而十年之后,这个故事再次被他们重新改编成了电影《额吉》搬上了银幕。提起出演《额吉》——一个看似重复的故事,一个看似重复的人物,娜仁花道出其中的感人的故事——
娜仁花说:“自己在国外生活了多年,每次想到国内最值得我留恋的是什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在西方,这种人情会很冷漠。但是一次次的回国,我发现那些被我们珍视的、最珍贵的大爱在一点点地消失。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爱在慢慢地被忽视。所以,在当今这样的社会里去呼唤一种爱,我觉得挺值得去拍的。”
不过,在电影《额吉》选择了娜仁花的时候,她曾经不想参演。这是怎么回事呢?娜仁花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曾经找不到可以超越的角度。作为演员,我是很讨厌重复的。演完《天上草原》之后,自己已经不想再演类型重复的角色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拍这部片子之前我的妈妈不幸去世了。这对我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以至于自己无法调整过来,几乎就要放弃了。把母亲的后事全部安顿完了,离开拍只有一个星期,我觉得我没有时间调整我自己的感情。我是一个很专注的演员,我要全身心的投入。而我觉得当时的自己很脆弱,想到了放弃。但是我知道没有第二个人选,我要是撤走了,我认为是极不负责任的。后来也想到我的母亲也不希望我这么脆弱。但是当时真的是很痛苦,我觉得天都塌了,我撑不住了。后来自己咬牙坚持了,因为觉得母亲不希望自己这么脆弱。我告诉自己要坚强,并且把这种坚强转移到了角色身上。”
在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娜仁花当天并没有刻意去准备获奖感言,但是她坦言:“我要是真得了最佳,我想我有资格站在台上说点我自己的心里话。这个角色有我自己的理想。如果说《额吉》是呼唤一种大爱,那我的发言可以算是这种呼唤的延续。我在想,如果当时站在台上只是在说自己的那一点点感受的话,无疑是在说‘小我’。你的磁场不大,只有你有一种宏愿,你想给别人的时候,你的磁场是大的。你说的话也是有感染力的,因为你不自私。”
母亲留给她的“一生财富”
母亲对她说,人要“往里求”
可以说,娜仁花从前经历过辉煌,现在也正经历着辉煌,但是她会坦诚地告诉你,自己不会因此而有些许的自我膨胀。“这可能跟我的个性有关,我本身就不是个膨胀的孩子,而自己能有这样的性格,跟自己的家庭教育特别是母亲的教育很有关系。我的家教挺严的,尤其是对女孩子就更严格,妈妈特别强调一个女孩的智慧和自我修养。她总是会对我说,人要‘往里求’。而自己的人生也正是在这三个字的影响下一路走来。妈妈一直强调的一个女孩子的内在的智慧,一个男孩子的内在的善良。最重要的东西是需要后天去补充的。所以我一点都不膨胀,我会一直往里看。”娜仁花说。
母亲对娜仁花的影响很大。也正因此,尽管常年奔波在外,但娜仁花与母亲的感情至深。还记得娜仁花小时候曾有个做医生的理想吗?那是因为娜仁花小的时候经常生病。曾经在一岁多的时候,她得了一场重病。那天,娜仁花躺在病床上,看到母亲坐在床边,一束阳光照过来,母亲却在哭泣,眼泪打在自己的脸上。那是自己对母亲最初的记忆,就像一幅油画。过了很多年,娜仁花向母亲提起此事,才知道,那次重病,差一点就让自己夭折了。
娜仁花说:“其实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自己生病住院。这样,妈妈就可以请假陪着自己了。”她感叹现在的父母们忙于挣钱而忽视了和孩子在一起交流。“现在的孩子最需要父母和他们在一起,那才是最幸福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因为爸妈没给自己吃什么喝什么而感到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跟爸爸妈妈在一起。1996年把父母接到英国和我住了一段时间。自己天天高兴得像小孩似的,好像又回到了童年。30多岁了,弥补了曾经幼小心灵中的缺憾。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也会用很多时间跟他在一起,甚至周末绝对不会安排工作。要知道,我们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也许会影响到他的一生,这可不是你拍一部戏能换来的。”
正是母亲的一句话,也让娜仁花对生命有了更高一层的理解。“母亲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她不像别的母亲,没有太多的话。自己出名以后,很多家乡人都会对自己说,你不要忘本啊,你要记住你是蒙古族人。我会特别吃惊,我妈妈没这么说。我离开家的时候,母亲说了最重要的一句话,忘了你是蒙古族人,记住你是人。当时自己还很困惑,妈妈怎么这样,后来理解了。”
娜仁花说:“我妈对我说的话特别少,而且从来不说你必须怎么样,但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比如说蒙语,我妈从来不和我说汉话,直到我到了英国请爸妈去英国。她还是说蒙语,打电话用蒙语,永远在说蒙语。母亲是个法官,完全听得懂汉语。但她从来没说过你不许忘了蒙语啊。她没有这样地教育我,但她是在做,在影响着你。忘了你是蒙古族人,记住你是人,其实给了我一种特别博大的东西。没有地域界限,我们都是人。这样一来反倒特别容易和别人沟通。”
母亲曾经对娜仁花说过一句蒙古族谚语: “宁可骨碎,不可名裂。” 娜仁花说:“这句话在小时候,给自己很大压力。曾经让我很在意别人怎么想我。但是这句话还是给了你很多自律的东西,在意你的行为,名誉还是很重要的东西。要做一个有修为的人,要学会‘向里求’,要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