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员工“传帮带”提速新人成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4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现问题不能“抹不开面子” ■向新职工灌输脚踏实地做事 ■训练新人要理论实践相结合
老员工“传帮带”提速新人成长

 

新人进入单位后,如何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岗位,进入工作角色呢?老员工的“传帮带”是一个效果不错的易行办法。现在有很多单位安排新员工拜老员工为师,通过师徒结对,发挥骨干员工的示范作用,不仅新人受益,“师傅”们也表示对工作有所帮助。

带徒弟不能“抹不开面子”

从去年开始,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推出班主任师徒带教项目,安排有经验的骨干班主任一对一指导新入校的年轻同事。今年10月,新一轮带教工作启动。学校一般安排同年级跨学科的教师结对,在同一个办公室,方便彼此随时沟通交流,而且学生年龄相同,指导时更加有针对性。

带教协议规定,师傅需要指导徒弟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徒弟与家长沟通协调,备好家长会教案。这样的工作不是停留在口头或阶段上,而是提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包括每学期要举行2次主题班会,师傅每周听取一次徒弟的班级情况汇报,进行相应分析并记录,指导撰写一篇德育科研论文和一篇教育叙事故事。

学校每年举行一次阶段性总结和观摩评价,对成绩突出教师实施适当奖励,考核量化成绩达不到培训要求的,必须参加下阶段考评,直至达到要求为止。考虑到老班主任对教授新人付出的心力,学校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去年学校共有30位师徒,今年新教师有7人,相应有7位师傅。既是同事又是师徒,会不会存在“抹不开面子”的情况?初一年级组长、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杜润香摇摇头,“如果发现问题不好意思说,只会让问题继续存在,不利于他们的进步。但是我会委婉地说,注意方式方法。”

一位新教师刚开始带班时,发现有几个学生没写完作业,就把他们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曝光”。杜润香巡班时正好看到,觉得不妥当,但她没有马上进班纠正,而是下课后在办公室里跟新教师指出问题所在,“现在的学生注重隐私,有的脸皮薄,不能接受这种教育方式,还是把名字擦掉吧。”新教师马上意识到不妥,赶紧改正了。

“学生要保护,师道威信也要保护,如果当着学生的面讲,学生以后容易看不起他,所以一定要私下指导。”杜润香微笑着说。几位骨干班主任都表示,徒弟们都很虚心,能接受师傅的指导,现在一年过去,彼此关系都很好,徒弟有了问题,还是习惯地来找师傅。

小闫去年成为杜润香的徒弟,他工作刚3年,第一次当班主任,对管理班级不熟悉。望着杜润香关切的目光,闯劲十足的他拍拍胸脯,“杜老师,你放心吧,年轻人容易相处,我出马,肯定都能搞定。”可是真的开始带班,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他的班里经常出现各种小问题,学生对一些规定也不服气,闹到办公室,小闫的头都大了,轻着说学生不听话;说重了又怕伤害他们自尊。

这可怎么办呢?他找到师傅诉说委屈。杜润香耐心地劝导他,为他分析缘由,“有些事是你随口说说但没兑现,学生却当了真,认为你说话不算数;有时候是其他班都听说的事,你们班不知道,学生就会有意见……你应该对每个问题具体分析,各个击破。”

这样的谈话持续了两个多月,杜润香随时提醒徒弟,管理学生要注意细节,答应过的事就要做到,让学生感到被老师非常重视,他们就会听话。效果一点点显现:学生不再找小闫的事,他布置、转达的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师生感情更好了。

除了管理班级,跟家长沟通也是新教师要学会的教学艺术。家长爱听教师夸奖孩子,所以与家长交流时,骨干班主任会先夸学生几句,形成共鸣后,再来谈问题,家长容易接受,更容易实现家校互动。

职工家属写信感谢师傅培养

“物业公司没有什么高精尖技术,注重的就是责任心。”首开集团方庄物业公司第四分公司经理助理兼客服主管崔树荣表示,物业公司属于微利企业,新来的年轻人时有不安心工作、责任心不够的现象,在“传帮带”交流中,首先向新职工灌输的就是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

从工作、生活着手关爱职工,也是崔树荣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遇到职工结婚、生孩子、职工小孩生病等事情,作为主管的他都会尽力帮忙;还帮着外地职工租房子、帮着职工联系医院、帮买火车票。“要让职工感受到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只有人心暖了,才能让他们觉得在单位工作有意思,有人情味。”

去年春节,电工薛增亮回老家,不仅要带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还要大包小包带着很多孝敬父母的礼物,十分不便。崔树荣亲自开车,把他们一家人送到西客站,他说对自己来讲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让薛增亮十分感动。

在生活上展现温情,在工作上展示威严。关心职工的同时,崔树荣经常用半开玩笑的方式给年轻同志压力,“我们这有一个师傅先后带了两个徒弟。我就跟大徒弟说,一年以后测评考察,新来的徒弟技术水平要是超过了你,那你就走人。作为大师兄,你得不断进步,能力不能不如小师弟。”崔树荣接着说,“拿电工来说,低压本子拿下来,一年之后就得拿下高压的本儿,高压的拿下来,我还会督促他们学车本去,学无止境嘛。大家心里也都明镜似的,知道我这么做是为了让他们多学一技之长。”

俗话说,艺不压身,传帮带提高了企业整体工作能力,对员工个人也十分有好处。感受到公司领导帮助员工成长,不仅他们本人感动,职工家属也十分感激。薛增亮的父亲薛长智先后写了好几封感谢信给崔树荣,感谢他对儿子的培养,还说“你就是他的崔爸爸。”薛增亮则选择将感谢体现到工作中,哪有突发情况,他一定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处理。

亲身示范让新人学习正确做法

“你给别人一瓢水时,得先准备一缸水。”这句话,荣宝宾馆经理强立娜始终记在心间。作为企业的骨干员工,训练新人是她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扎实的基本功让她带新人时得心应手。

“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的新员工,我先要从理论上给他们讲解上岗规范,尤其是客房安全等内容。”强立娜说,除了理论讲述外,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对于年轻职工,平时讲解的内容并不能完全吸收,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查房就是帮助他们提升业务水平的重要过程。

遇到职工铺的床不合格,她并不光靠口头批评和指导,而是走上前去,从这个位置拉一拉,从那边拽一拽,亲身示范,让职工知道怎么才能做得更快更好。查房中,有时新职工擦的玻璃上留有水渍,强立娜一看就知道这是用湿抹布擦后,没再用干抹布擦造成的。她会用正确的方法,现场亲自完成整套规定工作,让职工看到不同擦法的对比效果。“这比单纯口头讲述效果好,让他们自己找到区别,也能了解该如何调整,达到更好的效果。”

强立娜的榜样作用带动了宾馆职工努力提升自身技术、参加比赛的积极性。今年,朝阳区朝外地区组织职工风采展示大赛,在中式铺床项目上,荣宝宾馆报名参加的职工人数最多。不仅数量上取胜,获奖的也不少,3人获得大赛三等奖,强立娜获得二等奖。

职工声音:

跟着师傅学可以少走弯路

一个好的师傅,不仅能在业务上,还能在思想、品质等多方面影响着徒弟。

数学教师董胜楠今年刚参加工作,学校就安排她当班主任,指定张健老师当她的师傅,她一点一滴地观察师傅的带班方式。“带班和教学的任务很重,开始我的压力很大,有了师傅的指点,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减少无用功。”师傅的敬业精神和师德也是她学习的内容,张健一度身体不好需要住院,但一直拖到国庆节才去医院,为的是不影响学生们,让董胜楠非常感动。

9月份,学校有事放假3天,张健用微信通知家长时,特意叫徒弟过去看。董胜楠开始不明白,看到内容后恍然大悟,“如果是我通知,可能就有事说事,可师傅写了一段很温情的话:‘家长您好,学校从明天开始放假3天,烦请您妥善安排好孩子在家的学习和生活。这3天孩子的状态,直接影响他们9月上学的状态,请让他们早睡早起,认真完成作业,9日上午7:15以前到校。’瞧,一点儿不干巴巴的,写得很有感情。”董胜楠把这条微信一直保留在手机里,提醒自己多注意沟通艺术。

工会声音:

“传帮带”让企业拥有生命力

葛伟旗 首开集团方庄物业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

骨干职工的“传帮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企业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老职工把好的技术留下来,能够让新人少走弯路。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企业的整体运转才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国企职工,我们的老同志受党教育多年,如今他们身处关键岗位,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他们在努力把身上优秀的部分传承给年轻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如今,方庄物业近80名管理层均是从普通职工一步步走上来的,这也是“传帮带”工作的最好成果。

□本报记者 任洁 刘欣欣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